凌云冷眼瞧着席间众人因他一阕《鹧鸪天》而露出的种种痴迷、赞叹乃至自惭形秽的神色,心中了然。当今世风,文人雅士标榜风流,能否真正做到“情深不渝”另说,但口头上的“情旨”一定要响亮动人。自己方才那番剖白,恰恰搔到了这些人的痒处。然而,他自家知自家事,自己当真到了那种“情多”以至于成为负担的境界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不过是应景的机锋罢了。
紧接着,便见席间众人,除沈文外,一个个整理衣冠,趋前来自报家门,口称“久仰凌探花诗名”。凌云虽一个都不认识,但用脚趾头想也明白,能与仆射公的孙子沈文平起平坐、诗酒往来的,家世背景定然非富即贵。他只得打起精神,堆起笑容,一一拱手回礼,口中说着“久仰久仰”、“幸会幸会”的客套话,心中却已是不耐。
应付完这圈“社交礼仪”,凌云暗忖:风头已然出过,再待下去,只怕沈大官人又不知要弄出什么新花样来“考验”自己,不如见好就收,寻个借口溜之大吉为妙。
恰在此时,那位名唤“素衣卿”的歌妓,袅袅婷婷地端着一壶酒走近,眼波流转,柔声道:“凌先生方才词中深意,妾身似懂非懂,只觉先生是个有故事的人。不知妾身可有幸,陪先生小酌几杯,听先生说说体己话?”
凌云闻言,先看向她原本陪伴的那位赵姓文士。赵文士倒是洒脱,挥扇笑道:“佳人慕才子,古之常理。凌兄若不嫌弃,便让媚娘相伴片刻无妨。”
“媚娘?”凌云一愣,下意识反问,“姑娘不是名唤‘素衣卿’么?” 他记得自己上次在花船上,似乎是给一位清冷气质的美人取了这个名号。
那美人闻言,脸上血色霎时褪去,眼神瞬间黯淡下来,带着几分凄楚垂下头,低声道:“妾身…妾身姓刘,名媚。先生贵人多忘事,连妾身的名讳都记岔了……万望先生,往后莫要再记错了……” 说罢,竟是眼圈微红,对着凌云盈盈一福,转身快步回到了赵文士身边,神情落寞。
赵文士见状,哈哈一笑,主动为凌云解围道:“凌兄莫怪!故人相见不相识,亦是常事。想来是凌兄平生所遇钟灵毓秀之女子太多,一时混淆,情有可原,情有可原啊!”
众人也纷纷附和,表示理解。凌云心中却是一阵尴尬:又丢人了!看来还是早点离开这是非之地为妙。他再次坚定了溜走的念头。
正当他搜肠刮肚想借口时,席间一个略带尖锐的声音突兀响起:
“哼!早闻凌先生诗才卓绝,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过,在下还听闻,先生如今似乎暂代宁海县长街镇巡检一职?呵呵,难怪方才玩那‘藏钩’戏时,先生对经义题目避而不谈,只一味罚酒。原来凌先生志不在此,倒是吾等唐突,强人所难了!”
此言一出,方才还沉浸在诗词风雅中的众人,仿佛被点醒了一般,神情顿时变得有些玩味起来。是啊,这凌云诗写得再好,终究是个武职出身,并非他们正途科举的“自己人”。方才风流姿态,此刻回想起来,似乎也蒙上了一层别样的色彩。
凌云抬眼望去,只见发声者是一个坐在稍远处、此前并未过来与他攀谈的陌生文士,约莫二十岁,面容瘦削,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挑衅。他身边坐着的美人,正是宁海头牌怜月。能在此等场合守住头牌作陪,此人想必是有些真才实学,或是颇得沈文看重。
凌云心中不悦,懒得直接理会他,转而向沈文问道:“沈兄,此狂徒是何人?怎地如此不知礼数?”
沈文面露尴尬,低声道:“贤弟勿怪。此乃我一位故交之后,姓风,名不凡,如今在舍下做个清客,帮着打理些文墨琐事。他性子有些…有些孤直,贤弟海涵。”
凌云瞬间明白了。这风清客为何针对自己?无非是“同行是冤家”!他自己身为清客,也想借这次文会扬名立万,特意点了怜月作陪,本欲大展才华。谁知半路杀出个凌云,不仅被沈文格外看重,拉至上座,更是一词惊四座,抢尽了风头,让他这实际操办者黯然失色,焉能不羡慕嫉妒恨?
想通此节,凌云心中那股被冒犯的不快,反而化作了浓浓的不屑。他嗤笑一声,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席间众人听清:“区区一个寄人篱下的清客,如今也能与我等并席而坐、品头论足了吗?沈兄,你这门槛,未免也太低了些。”
宋文士似乎与风清客不甚和睦,闻言接口解释道:“凌兄有所不知,此次文会诸多杂务,确是风先生辛苦操持。”
“哦?原来如此。”凌云恍然大悟般点了点头,随即脸色一沉,猛地站起身,对着沈文拱了拱手,语气决然:“沈兄!今夜承蒙盛情款待,小弟感激不尽!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此地既有俗物碍眼,小弟不便久留,就此告辞!”
沈文见状,连忙起身挽留:“贤弟何出此言?风先生不过一时失言,何必当真?快请坐下,酒宴尚未尽兴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衙役凌云志请大家收藏:(m.20xs.org)衙役凌云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