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离了那旖旎之地,踏着三更的月色回到县衙。他并未顾及时辰已晚,径直去了师爷值宿的厢房,颇不客气地将睡眼惺忪的赵师爷唤起,简洁交代了冯观察使未来几日的行程安排,便转身离去。至于赵师爷是等到天明再禀报,还是此刻便去惊扰那位正搂着表妹安眠的明府老爷,那就不是他凌云需要操心的事了。
出了县衙,夜阑人静,寒意渐浓。凌云不愿回公馆睡冷硬的板床,便径直回了前门巷的新宅。踏入宅门,他正暗自盘算今夜该去哪位夫人房中安歇,以免厚此薄彼,却见长随李四提着灯笼急匆匆迎上来,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喜色:“老爷!您可算回来了!”
“何事如此慌张?”凌云皱眉。
李四苦着脸回禀:“老爷不知,今日府上来了好几拨亲戚,个个都说有要事求见老爷,见不到人便不肯离去。好说歹说,最后……还是有三位爷,硬是在厢房住下了,说明日定要见到老爷才走。”
“哦?哪三位?”凌云心中已然猜到了七八分。
“一位是凌家坳的远志小官人,说是您的侄少爷;一位是苏姨娘娘家的堂兄,叫苏剑和;还有一位是从章家坳来的,说是老夫人娘家的表少爷,名唤章济炜。”李四掰着手指头数道,“哦,对了,傍晚时分还来了一位,递了赵巡检老爷的信,自称是主母的堂兄,留下信便走了,未曾停留。”
凌云闻言,心下顿时了然。侄子凌远志,是过了府试的童生;苏剑和,在巡检司挂了个书吏的名;表兄朱济炜,是舅舅的长子。至于赵家那位,不过是递个信,姿态倒算知趣。这三人,无一不是读了几年书,却又科举前途渺茫之辈。此刻联袂而来,其目的昭然若揭——都是为了他升任巡检后留下的那个“押司”缺!这简直如同饿狼嗅到了肉腥。
“看来,得尽快有个儿子才行。”凌云暗自思忖,“否则,这般‘肥肉’当前,各路亲戚的‘关怀’只怕会源源不绝,永无宁日。” 如此一来,倒省了他纠结去何处安歇的烦恼。他信步走向王姨娘所居的院落。
院内一片漆黑,寂静无声,显然主人早已睡下。凌云抬手叩门,半晌,才听到屋内传来小荷带着睡意的、怯生生的问询:“谁呀?”
“是我。”凌云应道。
门内立刻响起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和惊喜的低呼,门闩落下,小荷那张带着稚气却已显娇媚的脸庞探了出来。她一见真是凌云,喜出望外,竟一把将他拉进屋内,借着微弱的月光,小手便开始急切地解他官袍的扣子。
凌云素来喜欢主导,何曾被人如此“强迫”?他下意识地抓住小荷的手,略带不悦地问:“你这丫头,做什么?”
小荷仰起脸,理直气壮地回答:“伺候老爷歇息呀!以往不都是奴婢伺候的吗?” 眼神清澈,仿佛天经地义。
凌云觉得有些不对劲,环顾四周,问道:“王姨娘呢?”
“王姐姐去隔壁赛姐姐那儿请教琵琶指法了,说是今晚就在那边歇下,不回来了。”小荷答道。
一听此言,凌云心头不由得一荡,脑中瞬间浮现某些不可言说的香艳画面。正当他想入非非之际,小荷却紧紧抱住他的胳膊,声音带着一丝依赖与怯懦:“老爷……奴婢……奴婢一个人睡,有些害怕……”
凌云低头看了看自己被扯得半开的官袍,再瞧瞧窗外沉沉的夜色,若此刻衣衫不整地再去敲苏姨娘的门,这脸面还要不要了?他叹了口气,对小荷吩咐道:“罢了,老爷我睡里屋。你在外间榻上安歇,不许进来打扰,听见没?”
小荷闻言,虽有些失望,但想到老爷终究是留宿在此,心中又甜滋滋的,乖巧应道:“是,老爷。” 她美滋滋地想:老爷心里还是有我的,只是我年纪尚小,还需再等两年。
翌日清早,赵小姐便将那封赵巡检的信交给了凌云。信上无非是夸赞自家侄子如何“品学兼优”、“年轻有为”,恳请凌云这位“姐夫”多多提携。凌云随手将信搁在一边,便到前厅接见那三位“赖”了一夜的亲戚。
他端坐主位,明知故问:“诸位远道而来,不知所为何事?”
凌远志自觉与凌云血缘最近,抢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理所当然:“叔父明鉴!您高升巡检,留下的押司一职至关重要,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侄儿不才,愿为叔父分忧,担此重任,必兢兢业业,不负所托!”
凌云心中好笑,面上却故作严肃,调侃道:“远志啊,你年纪尚轻,又已过府试,正该潜心向学,力求通过省试,光耀我凌氏门楣,怎可贪图区区吏职,蹉跎岁月?”
凌远志却嘟囔道:“过了省试又如何?中举犹如登天,侄儿不敢奢望。倒不如谋个实缺,也……也好早些攒钱,买个可心的丫鬟使唤。” 他到底年轻,藏不住心事,将那小算盘暴露无遗。
凌云自然明白科举之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中举者百中无一。多少读书人皓首穷经,最终也不过是个老童生。因此,许多人才会退而求其次,选择虽名声不如官员清贵,却实惠多多、能掌实权的吏员职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衙役凌云志请大家收藏:(m.20xs.org)衙役凌云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