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环深知责任重大,肃然道:“六哥放心,延环必竭尽全力,让将士无饥寒之苦,让军械甲于天下!”
“第四步, 连横 。”杨延昭最后看向杨延光,“四哥,你长于交际,洞察人心。西线虽暂安,但蕃部人心,仍需笼络。你代我巡视西线,厚赏野利刚浪棱等有功部落,助其恢复生产,巩固边防。同时,密切关注西夏内部动向,若有离心者,或可暗中结纳,埋下棋子。对汴梁……你旧部故交不少,多加联系,朝中动向,无论巨细,皆需及时报我。”
杨延光点头:“明白。西线交给我,汴梁的风吹草动,也休想瞒过我们的耳目。”
一番部署,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将军事、经济、情报、外交尽数囊括,展现出一个穿越者超越时代的战略眼光。诸位兄弟各自领命,只觉胸中块垒尽去,豪情满怀,知道跟着六郎,干的乃是保国安民、青史留名的大事。
就在众人准备分头行动之际,亲兵来报:“太师,府外有自称来自汴梁的使者求见,手持……宫中密信。”
众人神色一凛,刚说到汴梁,这就来了?
杨延昭眼神微动:“请至偏厅,我即刻便到。”
偏厅内,一名风尘仆仆、作商贾打扮的中年人见到杨延昭,立刻恭敬行礼,取出一封火漆密封的信函:“太师,此乃宫中贵人亲笔,嘱托小人务必亲手交到太师手中。”
杨延昭接过,验看火漆无误,拆开细看。信的内容不长,字迹娟秀却隐含锋芒,来自那位在宫中地位特殊、与他有着隐秘合作关系的“贵人”。信中先是对白豹川大捷表示了祝贺,随即笔锋一转,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王钦若虽表面收敛,但其党羽近日频频密会,似在暗中搜集、罗织与北疆军务相关的“罪证”,尤其关注军械打造、粮草囤积、以及与蕃部往来之事。信中最后提醒:“树大招风,功高震主,望太师慎之,早作绸缪。”
杨延昭看完,面色不变,指尖内力微吐,信笺顿时化为齑粉。
“辛苦了。回去转告贵人,心意杨某领受,必有厚报。路上小心。”
使者悄然离去。
杨延昭回到沙盘旁,众兄弟围拢过来,面露探询。
“是宫里那位的警告。”杨延昭淡淡道,“王钦若果然不死心,开始从‘违制’、‘结党’上下功夫了。”
“妈的!就知道这老小子没憋好屁!”杨延训怒道。
杨延浦皱眉:“六郎,需早做防范。”
“无妨。”杨延昭眼中寒光闪烁,“他们想查,就让他们查。我们的屯田、军械打造,皆在陛下明旨许可、为国备边的范畴之内。与蕃部往来,亦有朝廷羁縻之策为依据。只要我们自己行得正,坐得直,不授人以柄,他们又能奈我何?”
他顿了顿,语气转而深沉:“不过,这也提醒我们,速度要加快。要在他们找到所谓的‘罪证’之前,让北疆变得更强,强到陛下即便心有疑虑,也绝不敢自毁长城!也要让西线更稳,稳到一旦动我,则边陲立时崩塌!”
他再次看向沙盘,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越过千山万水,看到了那座繁华帝都深处的波谲云诡。
“传令下去,各项事宜,即刻启动。我们要用这来之不易的时间,织就一张覆盖北疆西线的铁幕,让任何敢于来犯之敌,头破血流!也要筑起一道无形的壁垒,让任何背后的冷箭,徒劳无功!”
“是!”众兄弟齐声应诺,声震屋瓦。
定州城上空,风云汇聚。凯旋的欢歌已然远去,取而代之的,是铁匠铺里叮当作响的锤炼声,是校场上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是边境线上悄然立起的座座戍堡,也是一张向着敌人、也向着潜在威胁悄然张开的大网。
喜欢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