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砺剑秣马
杨延昭的意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北疆这片土地上激起了层层涟漪,并迅速转化为雷霆万钧的行动。定州的节度使府邸,成为了一个高效运转的枢纽,将一道道指令发往北疆各处,沉寂不久的边关大地,再次被昂扬的斗志和紧迫的氛围所笼罩。
一、 坚壁与暗垒
二哥杨延浦领了“固本”之命,不敢有丝毫怠慢。他并未坐在定州发号施令,而是亲自带着一队亲兵和精通工事的匠人,沿着保州至雄州的边境线,开始了艰苦的实地勘察。
马蹄踏过秋日枯黄的草甸,越过尚未封冻的溪流,登上一座座可以俯瞰边境态势的山丘。杨延浦沉默寡言,却观察入微。他时而下马,用脚步丈量距离,时而抓起一把泥土,感受其质地,时而与熟悉当地地形的老卒、猎户详细交谈。
“此处山坳,视野受阻,易被敌军小队渗透,当设一暗戍,驻兵一火(50人),配强弩三具,烽燧一台。”
“这条小河,水浅滩平,秋冬易结薄冰,人马可涉。对岸那片林子,正好隐匿敌军。需在河滩埋设铁蒺藜,林中设伏弩机关,并于后方高地增筑一小型戍堡,以为策应。”
“此旧烽燧基址尚存,修复比重建省时省力,且与左右烽燧距离适中,信号传递无误,当优先重建,并增派守卒。”
他随身携带的牛皮地图上,很快被各种颜色的符号标记得密密麻麻。新的戍堡位置,烽燧修复与新建计划,暗垒、陷马坑、拒马阵的预设区域,一一定位。他不仅考虑军事防御,还兼顾了戍卒的生活条件,尽量选择靠近水源、便于补给的地点。
回到定州,杨延浦即刻召集工匠头领及各军负责土木工程的将校,将勘察结果化为详细的施工图纸和章程。材料调配、人力征发(以募工为主,辅以轮戍兵士)、进度监督,条分缕析,责任到人。
“工期紧迫,入冬前,所有戍堡、烽燧主体必须完工!暗垒、陷坑等,务必要伪装巧妙,不得被敌军斥候轻易识破。若有怠慢,军法从事!”杨延浦平日温和,此刻却语气森然,无人敢轻视。
很快,北疆漫长的边境线上,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采石场叮当声不绝于耳,运送木料、砖石的车马络绎不绝,一座座戍堡拔地而起,一道道烽燧重新挺立胸膛。在看不见的角落,工兵们如同辛勤的蚁群,挖掘着致命的陷阱,布置着隐蔽的杀机。一道由砖石、土木和智慧构筑的立体防线,正在悄然成型。
二、 新军与暗刃
三哥杨延训的校场上,则是另一番景象。尘土飞扬,杀声震天。
编练新军的告示一出,北疆健儿踊跃响应。能加入“杨无敌”直接统领的部队,是无数士卒的梦想。杨延训选拔极严,不仅看重勇力,更注重耐性、纪律和协同。
步卒方阵,着重演练对抗骑兵的战术。不再是单纯的结阵硬抗,而是衍化出更多的变化。大型橹盾在前,长枪如林在后,辅以专砍马腿的斩马刀手,以及手持神臂弩或改进后射速更快的蹶张弩的弩手。阵型可聚可散,聚时如铁壁铜墙,散时如群狼噬虎,针对骑兵冲击的不同阶段,进行层层削弱和反击。
“快!再快!你们是乌龟吗?契丹人的马刀不会等你们摆好架势!”杨延训声若洪钟,骑着战马在阵前来回奔驰,目光如电,任何细微的差错都逃不过他的眼睛。鞭子偶尔会抽打在动作迟缓的士卒旁边,激起更大的干劲。
另一边,新组建的机动骑射部队,暂命名为“掠火骑”,正在适应他们的新坐骑——来自白豹川的部分西夏良马。这些马匹体型或许不如辽国战马高大,但耐力与适应性极佳。
杨延训摒弃了单纯重甲冲锋或轻骑骚扰的固有思路,要求“掠火骑”人马皆披轻便而坚固的皮甲或锁甲,追求速度与灵巧。士卒需在马背上娴熟使用弓箭、马刀以及一种特制的、可投掷的短矛。战术上,强调小队配合,袭扰、侧击、迂回、追击,动如雷霆,散如星火,宗旨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
“记住!你们不是铁鹞子,也不是皮室军,你们是‘掠火骑’!要像风一样快,像火一样狠,烧得敌人焦头烂额,却抓不住你们的影子!”杨延训亲自示范骑射技巧,虽年岁稍长,但宝刀未老,箭无虚发,引得新兵们阵阵喝彩。
而与这明面上的喊杀震天相比,王贵执掌的“锐士营”扩充,则是在绝对的静默与隐秘中进行。
定州城内外,多了几处看似普通的院落、商铺甚至勾栏瓦舍。这些,都是“锐士营”新的据点。王贵从各军以及江湖中秘密招募人手,标准极其严苛:不仅要身手过人,机敏善变,更要忠诚可靠,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秘密。
训练内容更是五花八门,远超普通军士的范畴。除了常规的格杀、侦察、潜伏,还包括:易容术、各地方言、契丹语、西夏语的基本掌握、密码书写与破解、毒物辨识与使用、机关消息的布置与拆除、甚至如何利用流言蜚语扰乱敌方民心士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