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方炎,便要以这三十万北伐大军为根基,以这北境光复之地为凭仗,昭告天下——”
他停顿了一下,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清君侧!复燕云!安百姓!”
九个字,如同九道惊雷,炸响在帐内,更是通过某种秘法,隐隐传遍整个军营!
“清君侧!”这三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人们的耳边炸响。它代表着正义的呼声,代表着对那些蒙蔽圣听、祸国殃民的好佞之徒的讨伐。蔡京、高俅等奸臣,他们依仗权势,结党营私,贪污腐败,使得国家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如今,人们终于忍无可忍,决心要铲除这些奸佞,还国家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
“复燕云!”这是一个伟大的目标,一个历代先辈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幽云十六州,这片广袤的土地,曾经是中原王朝的领土,但却被外敌侵占多年。如今,人们立志要彻底光复这片失地,让它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完成历代先辈们未竟的事业。
“安百姓!”这是一个更为实际、更为重要的任务。在北境及一切光复之地,人们将全面推行“安新法度”,这是一套旨在保障百姓福祉的政策。均田亩,让每个百姓都能拥有自己的土地,不再受地主的剥削;兴工商,促进经济的繁荣,为百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办教育,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质,培养国家的栋梁之才;开医馆,保障百姓的身体健康,让他们免受疾病的困扰。只有这样,百姓才能真正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我等之剑,不为一家一姓之私利,而为天下万民之公义!我等之师,乃仁义之师,乃百姓之师!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这番口号,清晰明确,直指核心,既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清君侧而非反皇帝),又契合了军队与百姓的根本利益(复燕云、安百姓),瞬间将所有将士的情绪和理想凝聚在了一起!
“清君侧!复燕云!安百姓!”
“清君侧!复燕云!安百姓!”
帐内众将激动得满脸通红,振臂高呼,声浪几乎要掀翻帐顶!种师道老将军热泪盈眶,他一生为国,此刻却觉得方炎所指之路,才是真正的大义所在!
方炎抬手,压下欢呼,沉声道:“然,欲行此大业,必先稳固根本!涿州乃燕京门户,必须尽快拿下!但不再是为了那昏君的军令状,而是为了我们大宋的大业!”
“传令下去!”方炎的声音变得铿锵有力,充满不容置疑的威严,“将我方‘清君侧、复燕云、安百姓’之宗旨,通告全军,传檄北境各州县!愿随我等着,共享太平!阻我道路者,皆为国贼民敌,绝不姑息!”
“令,后勤保障师师长柴进,即刻统筹粮草,安抚新附百姓,确保后方稳定!”
“令,各师加强战备,对涿州围困不变,但攻势加强!三日后,总攻涿州!”
“令,军工坊全力运转,弹药优先供给前线!”
“令,严密监视汴京方向及南方动静,若有异动,随时来报!”
一道道命令有条不紊地下达,展现出一个成熟统帅的冷静与魄力。
“末将遵命!”众将轰然应诺,士气高昂到了顶点,眼神中充满了为理想而战的狂热光芒!
很快,“清君侧、复燕云、安百姓”九字口号,如同插上了翅膀,传遍了三十万北伐大军的每一个角落!
士兵们先是震惊,随即是巨大的共鸣和释然!他们大多出身贫寒,深受官府盘剥之苦,如今为国征战却遭朝廷背刺,早已心怀怨愤。方炎的口号,完美地诠释了他们战斗的意义,将他们从“为昏君奸臣卖命”的道德困境中解放出来,上升到了“为天下百姓请命”的高度!
“说得好!这大宋是咱们百姓的大宋!”
“当兵吃粮,以前是为官家,现在俺知道了,是为咱爹娘兄弟姐妹打仗!”
“跟着元帅!清君侧,杀奸臣!复燕云,保家乡!安百姓,过好日子!”
“誓死追随元帅!”
军心凝聚力,在这一刻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支军队的灵魂,被彻底重塑,从一支传统的封建王朝军队,开始向着具有明确政治理想和人民属性的新式军队蜕变!
方炎感受着军中那磅礴浩大、纯粹而炽烈的气运向着自己疯狂汇聚,虎符在识海中嗡鸣震颤,光芒万丈,那三百炼魂战魂与七万化罡军魂亦发出共鸣的咆哮!他的修为,在这股庞大信念力量的推动下,竟再次精进!
与此同时,通过圣庙网络、商队往来、难民流徙,“清君侧、复燕云、安百姓”的口号以及方炎在北方推行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如同巨大的冲击波,迅速向南扩散,传遍大宋各地!
汴京城,垂拱殿。
宋徽宗和蔡京等人还没来得及为发出的圣旨松口气,就接到了北方传来的惊天消息。
“反了!反了!他真的反了!”宋徽宗看到檄文,气得浑身发抖,将手中的玉杯狠狠摔在地上,“清君侧?他要清的就是朕!他就是董卓!是曹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请大家收藏:(m.20xs.org)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