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凛冽,无法吹散师生们心头的炽热。
两辆满载“宝贝”的卡车驶离了火车站货场,“宝贝”之上,大家用军大衣垫着坐了一圈,“奉旨淘宝”的爽感让所有人心情澎湃。
这些沾着灰尘的“宝贝”,在大家的心里催生出了无数的构想和激情。
“你们说!”吴国华难得情绪外放,声音因兴奋而微微拔高,“这些继电器、定时器,都是成色极新的进口货,还有那几大捆镀铜板!老天爷,这要是全用上,咱们那个‘工业大脑’的神经脉络能清晰、规整多少倍!”
这话立刻引起了电机系师兄师姐们的共鸣。
一位姓李的师兄接口道:“吴学弟说得没错!我们现在用继电器柜,最大的问题就是那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飞线。调试的时候,查一根线头都得费半天劲,更别提日后维护了。要是真能把这些线路规整起来,那真是功德无量。”
“规整……怎么规整?”一位师姐问道,“总不能把线都捋直了捆一块吧?”
“当然不是!”吴国华眼睛发光,他拿起一块约莫笔记本大小的镀铜板。
板材在泛着均匀而诱人的紫红色光泽,边缘切割得十分整齐。“钱师姐,你们看这镀铜板,它本身就能导电。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底板’?”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光滑的铜板表面上虚画着:“我们可以先把设计好的控制电路图,用不易脱落的油漆画在这铜板面上。油漆覆盖的地方,铜就被保护住了。然后,我们用腐蚀性的酸液去浸泡这板子,没有油漆覆盖的铜就会被蚀掉……这样,最后留下来的,不就是我们需要的、由铜构成的电路线条了吗?”
他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清晰规整的电路板:“所有的电子元件,比如电阻、电容,甚至一些小功率的晶体管,就可以直接焊接在这些预留的铜线焊盘上!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直接就由这板子上的铜线完成了!哪里还需要那么多乱七八糟的飞线?”
这个构想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瞬间激起了层层浪花。
李师兄补充道:“这叫……‘印刷电路’!我在一些外文资料上看到过类似的设想,但具体工艺还不成熟。吴师弟你这想法,用油漆画图,用酸液腐蚀,这思路太清晰了!”
“对对对!就像是印刷一样,把电路‘印’在板子上!”汪传志也听明白了,咋舌道,“好家伙,国华,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都能想出来!”
车上其他同学,无论是机械系的还是精仪系的,都被这个新奇的想法吸引,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那用什么油漆好?得耐腐蚀吧?”
“酸液用哪种?浓度怎么控制?腐蚀时间呢?”
“元件怎么固定?直接焊上去牢靠吗?”
“这板子最后怎么安装到控制柜里?要不要打孔?”
气氛热烈得如同一个小型的技术研讨会。
每个人都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提出疑问、补充细节,思想的火花在寒冷的夜空中激烈碰撞。
这个“印刷电路板”构想,以其前所未有的简洁和规整性,牢牢抓住了所有人的心。
它似乎指向了一条能将复杂控制电路从“一团乱麻”中解放出来的康庄大道。
然而,一个沉稳的声音给这股热情降了降温。
电机系赵老师一直静静听着学生们的讨论,此时才缓缓开口:“国华同学这个思路,方向是对的。将分散的线路集成到一块基板上,实现规整化、模块化,这绝对是未来电子技术发展的大趋势。”
他话锋一转,拿起那块镀铜板,用手指弹了弹,发出清脆的金属声:“但是,你们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电流和功率。你们设想一下,我们要控制的对象是什么?是轧钢厂里那些大功率的电机、电磁阀、接触器!驱动这些设备,需要的是强电!动辄几十安培、上百伏特的电流。”
赵老师神色严肃:“继电器是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开关元件,它的线圈和触点通过的电流很大。而你们看这块镀铜板,先不说腐蚀后留下的铜箔线路能有多厚、多宽,能否承受住这么大的电流而不发热熔断。就算能承受,继电器工作时,触点吸合、断开的瞬间,会产生强烈的电弧和电磁干扰。这种镀铜板上的铜箔线路绝缘强度够吗?强电弧很可能直接击穿空气,导致线路之间短路!到时候,就不是规整不规整的问题,而是整个控制系统都可能烧毁的风险!”
一盆冷水当头泼下,让热火朝天的讨论瞬间冷却。
车斗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卡车引擎的轰鸣和风声依旧。
就在这时,一直在一旁静静聆听的吕辰突然出声:“赵老师说得对,强电环境下的确不能直接用这种蚀刻的镀铜板。”
他顿了顿,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想法:“既然在基板上做‘减法’,蚀刻出的铜箔太薄太弱,承受不住强电。那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做‘加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