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引气诀的惊人效果,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其引发的波澜迅速席卷了整个“灵青盟”,甚至开始向外界扩散。无数弟子翘首以盼,希望能早日修炼这经过“科学优化”的功法。
然而,凌皓却并未满足于此。
《科学引气诀V1.0》的成功,证明了他的思路是正确的——用精确的参数和优化的路径,可以极大提升传统功法的效率。但这本质上,依然是在修补前人留下的、存在先天缺陷的框架。
“就像给一辆老旧的马车换上更好的轴承和润滑,它或许能跑得快一些,但它的上限,终究被‘马车’这个基本结构所限制。”凌皓在研究所的核心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我们为何不抛开这些固有的框架,基于我们对灵气本质、人体经络、能量转换的最新理解,从头开始,创造一部全新的、真正为‘效率’而生的引气法?”
这个想法,让在场的阿土、林风等人都惊呆了!
自创功法?!
这在修真界,是只有那些惊才绝艳、开宗立派的大能才敢尝试的事情!而且无一不是经过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摸索、试错,甚至付出巨大代价才得以成功。其中蕴含的风险难以估量,稍有不慎,功法存在致命缺陷,修炼者轻则经脉尽断,重则身死道消!
“皓哥,这……这太危险了吧?”阿土担忧地说道,“我们现在优化旧功法,已经很好了啊。”
“不,这不一样。”凌皓目光坚定,“优化旧功法,是‘改良’;自创功法,是‘革命’。我们要做的,不是让马车跑得更快,而是设计制造出一辆全新的、高效的‘汽车’!”
他走到那幅巨大的人体能量经络三维模型前,眼中闪烁着如同发现新大陆般的光芒。
“我们之前的研究,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数据:
· 我们知道了灵气是一种具有特定波频的能量场。
· 我们知道了人体经络如同精密的能量管道网络。
· 我们知道了不同属性灵根对灵气的过滤和转化特性。
· 我们甚至初步窥探到了灵力在细胞内存储和激发的部分机制。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知识整合起来,设计出一套从灵气吸纳、到经脉运转、再到灵力炼化储存的,全局最优的解决方案!”
一个代号为“创世纪”的绝密项目,在研究所最深处启动。参与者的范围被严格控制,只有凌皓、阿土、林风、石坚等寥寥数人。
凌皓首先确立了这部全新功法的核心设计理念:
1. 极致效率:一切以能量转化和存储效率最大化为首要目标。
2. 绝对安全:运行路径必须完全在经络的安全负荷范围内,避免任何可能的损伤。
3. 普适性与个性化结合:提供一套最优的基础框架,同时预留可根据个人灵根微调参数的接口。
4. 与科学工具深度融合:功法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与“调息辅助仪”、“灵气密度探测仪”、“功法引导符”等工具的配合使用。
设计过程,堪称一场浩大无比的工程。
凌皓几乎将研究所当成了家,不眠不休。他的识海化为了一个巨大的演算场,无数规则符文如同超级计算机的芯片,疯狂地进行着海量的模拟计算。
· 灵气吸纳环节: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波频共振呼吸。他设计了一套复杂的“多频段复合呼吸法”,能够同时捕捉环境中不同属性、不同波频的灵气,如同一个高效的、多通道的信号接收器。
· 经脉运行环节:他彻底摒弃了传统功法那些弯弯绕绕、充满象征意义的运行路线。他根据人体能量经络模型的最优传输路径,规划出了三条主干高速通道和数条辅助支线,确保灵力能以最短路径、最小阻力直达丹田。他甚至引入了“灵压梯度”概念,通过精确控制不同经脉段的压力差,来驱动灵力自动高速流动,减少主动驱动的消耗。
· 灵力炼化环节:这是最大的突破点。传统功法在丹田内炼化灵力,效率低下。凌皓受前世“催化剂”和“反应工程”的启发,在几条主要经脉的关键节点上,设计了微型的“灵能催化反应阵”!这些由自身神识和特定经脉结构构成的微阵,能极大地加速灵气的提纯和属性转化过程,将炼化效率提升了数个量级!
· 能量存储环节:他优化了灵力在丹田和周身穴位中的压缩存储模式,使其结构更加稳定,单位体积内能存储的灵力更多。
每一个环节,他都进行了成千上万次的模拟推演,确保其可行性和安全性。他甚至还设计了一套“故障安全机制”,一旦监测到灵力运行出现微小偏差,会立刻启动备用路径或降低运行功率,防止事态恶化。
这是一个将人体视为最精密的能量机器,并用最先进的科学理念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的过程!
整整一个月后,凌皓拖着疲惫不堪却精神亢奋的身躯,将一枚凝聚了他所有心血的玉简,放在了众人面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请大家收藏:(m.20xs.org)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