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枢府李宅那朱漆大门在夜色中更显威严厚重。崔?手持王仲玉遣人送来的请帖,心中微感诧异。帖中言“家姐新得一方古砚,欲请皓月兄品鉴,并备薄酒小酌,以谢昔日为松儿画像之情”。王仲玉相邀,崔?自无不至之理,只是……品砚小酌,为何选在兵部侍郎李佑甫府上?且王仲玉本人并未言明在场。
带着一丝疑虑,崔?在门房恭敬的引领下步入李府。绕过影壁,穿过回廊,与前次为李松画像时的路径不同,他被引至一处更为幽深雅致的院落——李佑甫夫妇日常起居的“涵虚堂”。
堂内灯火通明,暖意融融。紫檀木雕花落地罩后,一张宽大的八仙桌已摆满精致菜肴。桌旁仅坐着两人——兵部侍郎李佑甫(字晦之)与其夫人王慧仪。王仲玉果然不在。
李佑甫身着家常的宝蓝色暗纹直裰,面容儒雅,眼神却深邃难测。见崔?进来,他含笑起身,语气温和:“崔修撰来了,快请入座。仲玉临时被翰林院急务绊住,恐要晚些才能到。慧仪便做主,先请你过来,尝尝府中新来的淮扬厨子的手艺。”
王慧仪今日亦是一身家常装扮,月白色绣折枝梅的锦缎褙子,外罩一件薄薄的银狐裘滚边比甲,乌发松松挽着,只簪一支赤金点翠步摇,更衬得肤光胜雪,容色照人。她起身相迎,笑容温婉得体,眼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与审视:“崔相公万福。快请坐。仲玉这孩子,总是不着调,让相公见笑了。今日权当家宴,相公不必拘礼。”
崔?心中了然。这绝非偶然!王仲玉的缺席,李佑甫夫妇的“家宴”,皆是有意为之!他面上不动声色,拱手见礼:“李侍郎,李夫人。叨扰了。”
宾主落座。王慧仪亲自执壶布菜,姿态优雅从容,言语间既不失主母风范,又透着恰到好处的亲近。她先是关切地问及崔?在翰林院的起居,又赞其文章“字字珠玑,发人深省”,随即话题一转,落到其弟王仲玉身上。
“仲玉这孩子,自小便有主意。家父常言,他心思活络,却少了份定力。”王慧仪轻叹一声,目光似不经意地扫过李佑甫,“不像我家老爷,身处兵部要职,面对各方倾轧,却能持身守正,不偏不倚,殊为不易。”
李佑甫接口道:“夫人过誉了。为官之道,首在公心。兵者,国之大事,更需谨慎。如今朝堂纷扰,新旧之争愈演愈烈,尤需明辨是非,择善而从。”他看向崔?,语带深意,“崔修撰年轻有为,史笔如椽,洞悉古今兴衰。当知,这朝堂之上,并非非黑即白。有人表面依附旧党,实则心系社稷,厌恶某些人结党营私、倒行逆施;有人虽力主新政,却也需审时度势,步步为营。”
崔?心头一震!李佑甫此言,几乎是在明示!他表面是旧党中人,实则对夏竦不满,甚至……心向新政?!
王慧仪适时接话,声音轻柔却字字清晰:“是啊。我家老爷常说,范相公、富相公等人,锐意革新,其志可嘉!若能革除积弊,富国强兵,实乃社稷之福!然夏子乔之流,为一己私利,党同伐异,混淆视听,实乃国之大蠹!若能扳倒此獠,廓清朝堂,新政推行,方能事半功倍!”
她美目流转,落在崔?脸上,带着一丝期许:“崔修撰身处翰林,消息灵通,又与欧阳学士、石夫子等清流领袖交好。若得见新政受阻之实情,或闻夏党不轨之密谋……若能……适时传递一二,或可助范公、富公等洞悉敌情,早做绸缪?我家老爷……虽不便明言,却可在暗中,略尽绵薄之力。”
图穷匕见!崔?瞬间明白了这场“家宴”的真正目的!李佑甫夫妇,竟是想通过他,暗中向新政派传递消息!他们看中的,正是他翰林院修撰的身份,以及他与欧阳修等人的密切关系!这既是拉拢,更是将他置于一个极其微妙且危险的位置——成为李佑甫这位“明旧暗新”的兵部侍郎与新政核心之间的秘密桥梁!
崔?心中波澜起伏。李佑甫身为兵部侍郎,位高权重,若能得其暗中相助,对新政派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助力!尤其兵部掌管军机,若能掌握夏党在军中的动向,更是价值连城!然而,此事风险极大!一旦泄露,李佑甫位高权重或可自保,而他崔?,必将首当其冲,成为夏党泄愤的靶子!
他沉吟片刻,并未立刻应允,而是谨慎道:“李侍郎、夫人厚爱,崔?惶恐。翰林修史,职责所在,不敢懈怠。至于朝堂纷争,崔某位卑言轻,唯秉笔直书,以史为鉴。然……侍郎与夫人忧国忧民之心,崔某感佩。若……若真遇事关社稷安危、黎民福祉之紧要关节,崔某自当……斟酌行事,不负所学。”
他既未明确拒绝,也未大包大揽,只以“斟酌行事”、“不负所学”回应,留有余地。李佑甫与王慧仪对视一眼,眼中皆闪过一丝满意。崔?的谨慎与分寸,正合他们心意。此事本就需极度隐秘,心照不宣即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月照寒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月照寒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