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英台雷厉风行,调集精锐,从郑国公府残余势力、枢密院存档记录、乃至与夏竦府邸往来密切的官员入手,抽丝剥茧,追查布防图可能的流向。然而,没藏呼月心思缜密,手段老辣!所有与夏竦交易的痕迹,早已被抹除得一干二净!传递布防图的渠道,更是用了西夏翊卫司最隐秘的单线联络方式,如同石沉大海,无迹可寻!
叶英台虽知夏竦嫌疑最大,却苦无实证!面对夏竦在朝堂上那副“忠君体国”、“蒙受不白之冤”的悲愤嘴脸,以及其党羽的攻讦阻挠,叶英台纵有通天手段,也难以将罪名坐实!最终,在仁宗“大局为重”、“勿再生事端”的暗示下,叶英台只能不甘地收兵回营。夏竦……再次有惊无险地度过了危机!其蛰伏的毒牙,在阴影中,闪烁着更加阴冷的光芒。
新政的失败,崔?的处境,让深锁在御史中丞府漱玉轩的沈文漪忧心如焚。她听着父亲沈中棠在书房中与同僚痛斥新政之“祸”、贬损崔?之“狂”,心中如同刀绞!她多想冲出去,为崔?辩白!为那些离去的志士鸣不平!然而……她不能!
万般无奈与牵挂之下,她铺开一方带着梅香的薛涛笺,提笔蘸墨,千言万语凝于笔端,化作一首含蓄却饱含深情的《鹧鸪天》:
“庭院深深锁重楼,
寒梅寂寂暗香浮。
风摧玉树惊残梦,
雪压青松志未休。
心似月,意如钩,
天涯咫尺两悠悠。
但祈云散冰霜尽,
再与君同泛轻舟。”
写罢,她小心折好,唤来心腹丫鬟碧荷:“碧荷……将此笺……悄悄送至护龙坊崔修撰处。切记……莫让人知晓!”
兵部侍郎李佑甫,这位暗助新政的“旧党”,在新政失败、夏竦复起后,处境愈发艰难。夏党明里暗里的排挤打压,让他心力交瘁。眼见朝堂乌烟瘴气,报国无门,他心灰意冷,亦上表自请外放。仁宗念其多年勤勉,准其出知江宁府(今江苏南京)。
李府门前,车马萧萧。王慧仪牵着年幼的李松,目送着丈夫的马车消失在长街尽头。寒风卷起她鬓角的发丝,更添几分凄凉。偌大的府邸,瞬间变得空空荡荡,只剩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崔?如约前来授课。看着王慧仪强颜欢笑下难掩的憔悴与落寞,看着李松懵懂却带着一丝不安的眼神,崔?心中亦是酸涩。他只能压下心中的愤懑与忧虑,更加耐心细致地为李松讲解功课,偶尔说些前朝忠臣义士的典故,试图在这冰冷的世界里,为这对母子点燃一丝微弱的暖意与希望。
“崔先生,”下课时,王慧仪亲自送崔?至二门,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松儿……就拜托先生了。这汴京城……如今……愈发冷了。”她抬头望了望铅灰色的天空,眼中满是迷茫与疲惫。
“夫人放心。”崔?拱手,声音沉稳而坚定,“天……总会亮的。松儿聪慧,假以时日,必成大器。夫人……也请善自珍重。”
离开李府,崔?独自走在寒风凛冽的护龙河畔。河水呜咽,落叶飘零。新政的废墟,志士的离歌,奸佞的得势,边关的血火,孤儿的泪眼……一幕幕在他脑海中交织翻腾。胸中那股激愤与悲凉,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
他回到小院,推开书房门。案头,是沈文漪那方带着梅香的诗笺,是欧阳修临别的嘱托,是未完成的《太宗实录》……他提笔,蘸饱了浓墨,在素笺上重重写下:
“风摧玉树志未休,
雪压青松待春雷!”
墨迹淋漓,力透纸背!这,是他对逝去理想的祭奠,是他对黑暗现实的控诉,更是他……对那渺茫却永不熄灭的未来的——不屈宣言!护龙河水在窗外呜咽流淌,仿佛在应和着这书斋中,那微弱却倔强的……春雷之音!
喜欢月照寒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月照寒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