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始。南疆的春意,已浓得化不开。不似汴京的春,带着几分矜持与料峭,此地的春是泼辣的、饱满的,带着南国特有的湿热与生机。木棉花早已谢了烈焰般的红,枝头抽出嫩绿的新叶,而更多的不知名的繁花,则在街头巷尾、山野水畔肆意绽放,姹紫嫣红,香气馥郁,混杂着泥土与江水的腥甜气息,扑面而来。阳光也褪去了初春的温和,变得有些灼人,透过稠密的榕树叶隙,洒下斑驳滚烫的光影。
这一日,天光晴好,碧空如洗。崔?处理完晨间紧要公务,信步回到后宅小院。推开书房的花窗,院外那片新植的竹林在暖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轻响,竹影婆娑,仿佛有无形的笔在青石板上描绘着流动的墨痕。他深吸一口带着竹叶清香的空气,连日来因李天瑞、王子岳到来而紧绷的心弦,稍稍松弛了几分。
转过身,却见沈文漪正静静立于厅堂中央。她今日穿着一袭浅青色素面罗衫,裙裾曳地,乌黑的长发松松绾成一个简单的髻,鬓边只斜插着一朵刚刚采摘的、鹅黄色的野花。那花朵虽小,颜色却极鲜亮,然而在她清丽绝俗、略带几分苍白病容的映衬下,反倒失了艳俗,只添了几分山野间的灵动与生气。
“文漪,”崔?唇角泛起一丝温和的笑意,这几日他无论多忙,总会抽空回来与她一同用饭,两人之间那种因往事而生的隔阂,似乎在这日常的相伴中,悄然融化了许多,“这几日你总在屋中静养,想必也有些闷了。今日天气甚好,不若随我出去走走?总闷在屋里,于身子也无益。”
沈文漪闻声抬眼,目光与他相遇,那双秋水般的眸子里,神色复杂,有疏离,有迟疑,也有一丝被说中心事的细微波动。她唇角微微动了动,轻声道:“这邕州的天,倒是比京城蓝得透彻。只是……这日头也太烈了些,怕是容易晒着。”
她的语气,已不似最初那般冰冷,带着些许柔软的试探。
崔?的笑容加深了些,语气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温柔:“无妨,我们不去日头底下曝晒。乘舟如何?江上风凉水润,正好消暑,也看看这邕江两岸的春色。”
沈文漪静静地望着他,目光在他清瘦却坚毅的脸上停留了良久,仿佛在权衡着什么,最终,几不可闻地应了一声:“……好。”
午后,阳光将江面镀上一层碎金。一叶轻舟,悬着青纱为幔,顺流而下,滑行在波光粼粼的邕江之上。舟身轻摇,桨声欸乃,划破一江春水。
沈文漪坐在船舱内的锦垫上,手中握着一把素面纸伞,虽未撑开,却似一件安心的物什。崔?坐在她对面的小案旁,案上摆着一套素雅的越窑青瓷茶具,壶中新煮的岭南春茶正氤氲着略带苦涩的清香。
江风自纱幔缝隙钻入,带着水汽的清凉,拂动沈文漪鬓角的几缕碎发。她下意识地抬手,纤指掠过发丝,将其别至耳后,动作间,带起一丝极淡的、属于她身上特有的冷香。
崔?看着她这无意间流露出的女儿情态,心中微微一动,仿佛看到了多年前汴京那个明媚鲜活的少女。他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怀念:“记得当年在汴梁,太学春日诗会上,你说最向往江南水乡,想去看那‘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景致。今日虽非江南,但这邕江山水,粗犷质朴,也别有一番野趣,也算……聊慰昔年之愿吧?”
沈文漪闻言,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带着些许自嘲的弧度,轻声应道:“那时你说,待你功成名就,定当带我泛舟江南,看尽繁花。可如今……功名未竟,你我却先流落至这岭南瘴疠之地了。”话语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沧桑与怅惘。
崔?怔了怔,脸上的笑意淡去几分,眼底掠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沉默片刻,方缓声道:“流落……或许也未必是坏事。京中名利场,漩涡暗涌,步步惊心,反倒不如这南疆之地,虽清苦,却也得一份难得的……清宁。”他望向窗外奔流的江水和两岸苍翠的群山,目光深远。
沈文漪也随着他的目光望向江面,水鸟掠过,划出长长的涟漪。她低声道,声音轻得几乎被桨声和水声淹没:“清宁之地,未必能安放一颗……宁心。”这话,像是一根极细的针,轻轻刺入了崔?的心扉。
舟内一时寂静,只有流水潺潺。崔?没有立刻接话,只是缓缓执起茶壶,为她面前的茶杯斟满。青釉茶杯,衬着浅碧的茶汤,更显清雅。他低声道:“尝尝这岭南的土茶,初入口或许觉得苦涩,但回味……却有一股独特的甘醇。”
沈文漪依言端起茶杯,小口抿了一下,茶香在口中弥漫开,她微微颔首,唇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这茶……倒有几分像你。”
崔?闻言,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竟忍不住低笑出声,眉宇间的凝重也散去了不少:“若真似我这般又苦又涩,怕是难以下咽,要辜负文漪你这杯茶了。”
见他难得露出这般轻松神态,沈文漪也莞尔一笑,那笑意虽浅,却如春风拂过冰湖,瞬间消融了不少隔阂,眼中也多了几分真实的暖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月照寒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月照寒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