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舟沿江而下,约莫半个时辰后,停靠在一处僻静的江湾。岸上垂柳依依,绿草如茵,柳丝后掩映着一座看似新近修葺过的园林。园门古朴,悬着一块匾额,上书“南园”二字,笔力遒劲挺拔,正是崔?的笔迹。
“此地原是前朝一位节度使的别业,早已荒废多年。”崔?一边引着沈文漪入园,一边缓声解释,“我到此地后,见其依山傍水,格局尚存,便趁着兴修水利、劝课农桑之余,拨了些许款项,命人稍加整治,移栽花木,疏通泉脉,也算……为这邕州添一处可游憩之所。”
沈文漪漫步园中,但见曲径通幽,亭台错落。虽无汴京园林的精雕细琢、富丽堂皇,却胜在自然野趣。新植的花木尚未成气候,但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竹影扫阶,泉声漱玉,偶有鸟雀啼鸣,更显清幽。
她深深吸了一口带着草木芬芳的空气,轻声叹道:“此地春色,与京中确是不同。汴京之春,如工笔重彩,繁华到了极处,反倒失了真趣。此处……虽粗服乱头,却有一种不掩国色的天然野意。”
“文漪此言,深得我心。”崔?颔首,“京中之春,是被人精心雕琢过的梦;而岭南的山水,却是活生生的、带着泥土气息的真。”
二人并肩沿着一道以卵石铺就的小径缓缓而行。路面微湿,踩上去发出轻微的沙沙声。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在他们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一阵清脆的鸟鸣从竹林深处传来,沈文漪抬头望去,只见一只翠羽斑斓的鸟儿振翅掠过湛蓝的天空,她的目光追随着那抹灵动的色彩,神色间忽然闪过一丝恍惚,仿佛透过这片南国的天空,看到了遥远汴京的某个春日。
崔?侧目,捕捉到她眼中那抹转瞬即逝的怅惘,声音不由得放得更柔:“可是……想起汴京了?”
沈文漪回过神来,轻轻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低声道:“只是忽然想起……从前在汴梁的某个春日,太学后园,柳絮纷飞如雪……”她的话语没有说完,但崔?已然明白。那是他们定情之初,最美好的时光。他记得,那时他曾用折扇为她遮挡扑面而来的柳絮,笑言:“这柳絮也知妒忌,妒你容颜胜雪。”
而如今,沧海桑田,物是人非。那繁华汴京,那青春年少,都已隔了万水千山,如同前尘旧梦。
园中有一处小巧的六角亭,临水而建,名曰“聆风”。亭畔有一道山泉引入,叮咚作响,如鸣佩环。崔?命随从取来笔墨,略一沉吟,在亭柱上挥毫题下一行诗句:
“浮生若水,愿与卿同清。”
字迹清峻,带着一股超然物外的洒脱与深情。
沈文漪立于一旁,默默看着那淋漓的墨迹,眼中泛起微光。她轻声问道:“我记得,昔年在翰林院供职时,你曾写过‘浮生易老,月华难留’之句,满是慨叹。如今……为何心境大变?”
崔?凝视着那诗句,目光深邃,声音低沉而坚定:“彼时年少,只知慨叹光阴易逝,人生无常。如今历经宦海浮沉,世情冷暖,方始悟得,浮生若水,固然奔流不息,然只要心中所念之人尚在,彼此心意相通,能共此清漪片刻,便不负此生,不虚此行。”
沈文漪静静地听着,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仿佛被轻轻触动,一阵酸楚与暖意交织的微颤掠过全身。她转过脸,望向亭外潺潺的流水,强自压下翻涌的心绪,唇角努力弯起一个浅淡的弧度:“崔郎的诗,总是这般……动人心魄。”
崔?笑了笑,未再多言,只命人用亭畔山泉煮水沏茶。泉水清冽,茶香更显醇厚。水汽袅袅升起,模糊了彼此的视线。沈文漪看着那氤氲的白雾,忽然觉得,此刻的宁静与温馨,美好得如同一个易碎的梦境,令人心生眷恋,又隐隐不安。
她捧着温热的茶杯,轻声问:“你在此地,已有一年了吧?”
“嗯,一年了。”
“……寂寞吗?”她问得小心翼翼。
崔?怔了怔,随即缓缓露出一抹复杂的笑容:“初来时……自然是寂寞的。举目无亲,语言不通,政务千头万绪,内外交困。但后来,渐渐学会了与这山风对话,与江水为友,与州衙内那些忠心耿耿的部属共进退,倒也……习惯了。”他顿了顿,目光温柔地落在她脸上,声音愈发低沉:“若能……时常与你共赏此间山水,这寂寞……便也算不得什么了。”
午后,二人沿园中石阶,向一处地势稍高的坡顶走去,欲登高远眺邕江全景。山路两旁,野花烂漫,蜂蝶飞舞。行至半山腰一处较为开阔的平台时,忽闻前方传来一阵喧哗呵斥之声,夹杂着惶恐的求饶。
崔?神色一凝,示意随从暂停,自己快步上前查看。只见几名身着邕江军号衣的兵士,正押着三四个衣衫褴褛、面色惶恐的壮年男子。那些男子作猎户打扮,手持简陋的弓弩,脚上沾满泥泞。
一名带队的小校见崔?到来,连忙上前拱手禀报:“启禀大人!巡园弟兄发现此数人擅入南园禁地,形迹可疑,疑有偷猎官园禽兽之嫌,正欲押回讯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月照寒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月照寒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