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坳的夜,深沉而寒冷。山风呼啸着穿过破庙的断壁残垣,带来远山野兽的嚎叫。林曦(林寒)靠坐在冰冷的墙壁上,魂体的创伤在稀薄而驳杂的灵气环境中恢复得极其缓慢,寒意如同细针,刺入凝实的魂体深处。星萤和豆子依偎在将熄的篝火旁,裹着简陋的草编物,瑟瑟发抖。生存的严酷,比任何敌人都更直接地压迫着他们。
战国大争之世,列国图存,唯靠变法强国,以严刑峻法凝聚国力,以耕战立邦。此刻,在这看似与世隔绝的贫瘠山坳里,那个名为“石头坳”的小村庄,其透露出的某种高度组织化、律法森严的气息,让林曦隐隐看到了一个微缩版的“铁血邦国”的影子。这绝非普通的山村。
第二天清晨,寒霜铺地。林曦决定深入探查这个“石头坳”。他让星萤和豆子留在庙中隐蔽,自己则收敛气息,如同鬼魅般再次潜入村庄外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石头坳的村民起得很早,但他们的劳作并非散漫无序。天刚蒙蒙亮,村口响起三声沉闷的钟声,如同军中的点卯鼓。男女老幼迅速在村中心的打谷场集合,由一名面色冷峻、腰间佩着一柄老旧青铜短剑的老者(似乎是村长)训话,内容无非是恪守“坳规”、勤力劳作、警惕外敌云云。村民肃立聆听,无人交头接耳,眼神中带着一种近乎麻木的驯服与坚韧。
训话完毕,村民按性别、年龄被分成若干组,在几名手持木矛、眼神锐利的青壮带领下,分别前往不同的区域:开垦贫瘠的山地、修缮简陋的水渠、进入山林狩猎采集、或是操练简单的格斗技巧。就连孩童,也有专人带领,进行类似军事化的队列和体能训练。整个村庄,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高效而沉默地运转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秩序感。
林曦暗中观察,越看越是心惊。这哪里是山村?分明是一座军营,一个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的微型邦国!村民的衣物虽然破旧,但款式统一,便于活动。使用的农具和武器虽然简陋,却打磨得十分锋利,保养得当。村子的布局也暗合防御之道,房屋错落有致,形成了简单的巷战格局,外围还设有削尖的木栅和了望台。
“法、术、势……”林曦心中默念。这石头坳的治理,俨然蕴含着极强的法家色彩。以明确的“坳规”(法)约束行为,以严密的组织(术)驱动效率,以村长的权威和外部环境的压力(势)凝聚人心。其目的,显然是为了在这片贫瘠险恶的土地上生存下去,甚至……图谋发展。
中午,村民在田间地头集体用餐,食物定量配给,无人浪费。林曦注意到,他们的主食是一种坚硬的、暗红色的块茎,掺和着少量野菜和肉干(可能是狩猎所得),量少而粗糙,但足以维持基本的体力。这种配给制,更印证了他的猜测。
下午,林曦冒险靠近村子后山,那里是村民口中的禁地,供奉“山姥”的方向。他感知到那股微弱的信仰之力更加清晰,源头似乎来自一个被藤蔓遮掩的山洞。洞口有村民轮流值守,神色恭敬而警惕。林曦没有贸然靠近,他感觉到山洞周围布置着一些简陋却有效的警戒陷阱,带着一股阴寒的气息。
傍晚,钟声再次响起,村民结束劳作,再次集合,清点人数,汇报当日情况,然后才解散归家。夜晚的村庄,几乎不见灯火,寂静得可怕,只有巡逻队的脚步声偶尔响起。
窥一斑而知全豹。林曦基本可以断定,这石头坳,绝非寻常村落。它是一个在极端环境下,为了生存而高度军事化、法家化的聚落。其背后,必然有着严酷的生存压力和强烈的扩张(或自保)欲望。那位“山姥”,恐怕就是这种体制的精神图腾和力量源泉之一。
返回山神庙,林曦将所见告知星萤。星萤听得目瞪口呆,她在理性邦联见过高度组织化的社会,但那种组织是冰冷的、去人性化的。而石头坳的组织,却带着一种原始的、铁血的、为了生存不择手段的残酷生命力,让她感到另一种恐惧。
“他们……想干什么?”星萤颤声问。
“活下去,然后……变得强大。”林曦目光深邃,“如果我没猜错,这片地域,恐怕不止石头坳一个这样的聚落。他们之间,很可能存在着资源争夺,甚至……战争。”他想起了战国时代的诸侯纷争。
正说话间,林曦神色一动,低喝道:“有人来了!”
片刻后,庙外传来脚步声。只见白天见过的那位佩剑村长,带着两名手持木矛、眼神彪悍的青壮,站在了庙门口。村长目光锐利如鹰,扫过破庙内的三人,最后落在林曦身上。
“外乡人,”村长开口,声音沙哑而充满威严,“我是石头坳的里正,熊荆。你们在此盘桓数日,意欲何为?”
林曦心中凛然,对方果然发现了他们,而且摸清了他们的落脚点。他起身,不卑不亢地拱手:“熊里正,我等乃迷途旅人,无意冒犯,只因同伴受伤,暂且在此栖身,伤愈即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聊斋当合同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在聊斋当合同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