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如同一把利刃,直直刺进佩思卿的心。她绝望地看着顾砚舟,只觉得眼前这个男人如此陌生。最终,佩思卿哭着转身,裙摆随着她的动作扬起一阵风,快速离开了书房。
佩思卿表面上是因嫉妒与委屈发作,实则每一句质问都藏着精心算计。她太清楚顾砚舟近来被苏晏殊之事搅得心神不宁,朝臣的弹劾如影随形,此刻最需后宫安稳作为后盾。
她故意借着香囊发难,看似是妇人之妒,实则是想试探顾砚舟对自己的底线——若他肯耐着性子哄劝,便说明自己的地位仍固若金汤;若他动怒,反倒能让她看清眼下局势的凶险。更要紧的是,她必须在众目睽睽下“闹”这一场:让那些蠢蠢欲动的妃嫔瞧瞧,即便陛下收纳了她们的物件,皇后依旧敢在他面前直言不讳,这份底气足以震慑大半宵小。
至于那句“背叛”,与其说是控诉情分,不如说是在提醒顾砚舟:他们是休戚与共的帝后,他对其他妃嫔的纵容,便是在动摇这份稳固的同盟。她赌的是顾砚舟此刻分身乏术,绝不会因这点争执真的废后,反倒会在冷静后意识到,唯有她能镇住这后宫乱象。
这般“无理取闹”,不过是她以退为进的手段——用一场冷战逼顾砚舟让步,既保住了身为皇后的威严,又不动声色地敲打了那些觊觎者,更试探出了自己在他心中的分量。
回到寝宫后,她装作余怒未消,下令不许顾砚舟踏入自己宫门一步,就此开始了冷战。宫中眼线遍布,这场刻意为之的疏离,很快被添油加醋传成了“皇后失宠、后宫失序”的模样,连前朝的官员们都听闻了风声。
在朝堂之上,原本因为苏晏殊疯癫的事情就犹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官员们凑在一起时,总是神色凝重,低声探讨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新帝登基不久,局势尚不稳定,如今后宫又出此乱子,令众人深感不安。
如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帝后失和的消息如疾风般迅速传遍朝堂。这下,大臣们彻底坐不住了,私下里议论纷纷——有人忧心后宫不稳,更有人暗自盘算,觉得这是扳倒皇后的良机,都觉得此事若处理不当,恐成国之不祥之兆。
宰相王霖是三朝元老,威望极高,率先站出来,联合一众大臣上奏。在洋洋洒洒的奏折里,王霖言辞恳切又不失犀利:“陛下,皇后佩氏善妒,因些许小事便与陛下争执不休,致使帝后失和,长此以往,恐乱后宫,危及朝堂安稳;苏氏如今疯癫,言行举止毫无后仪,已然不堪母仪天下之重任。恳请陛下尽早做出决断,废除二人后位,以正宫廷纲纪,安天下民心。”这份奏折一递上去,其他大臣纷纷附和,一时间,弹劾的折子像雪花般,每日都会堆满顾砚舟的御案。
顾砚舟坐在御书房的龙椅上,望着眼前这高高摞起的奏折,只觉脑袋嗡嗡作响。他揉着发痛的太阳穴,满心烦闷,这些日子,他被朝堂与后宫之事搅得焦头烂额,却毫无头绪。他深知贸然废除后位,不仅会寒了佩思卿的心,还可能引发后宫与朝堂各方势力的连锁反应。可若不回应大臣们的诉求,又会显得自己懦弱无能,难以服众。
无奈之下,他只能将所有奏折一压再压,独自在书房中熬过一个又一个深夜。御书房内,烛火摇曳,顾砚舟眉头紧锁,时而踱步沉思,时而翻阅奏折,试图在这复杂的局势中寻得一丝转机,让朝堂与后宫重回正轨 。
顾砚舟在御书房中熬过了一个又一个无眠之夜,面对如山的奏折和复杂的局势,终于,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让将军府嫡女曲安然进宫为妃。
他捏着奏折的手指微微用力,指尖泛白:“让将军府的人进宫,既能堵住那些说‘佩氏失德’的嘴,又能看看那些前朝旧臣敢不敢连将军府一起攻讦,毕竟曲家是忠良之后。”他心里清楚,这步棋风险极大,若佩思卿因此与将军府彻底拧成一股绳,恐怕会养出更难制衡的势力,但眼下,他已没有更好的选择。
将军府自前朝起便战功赫赫,威名远扬。曲安然的父亲曾是前朝的镇国大将军,兄长曲安澈如今手握重兵,在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顾砚舟是新帝,但前朝老臣们势力盘根错节,一直对他的统治多有不服,时常在朝堂上暗中作对,试图削弱他的权力。
顾砚舟深知,将曲安然纳入后宫,便能借助将军府的力量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前朝旧臣。有将军府在背后支持,那些老臣即便心中不满,也不敢轻易造次。而且,曲安然与佩思卿自幼便是亲密无间的闺中密友。顾砚舟想着,若曲安然进宫,说不定能化解他与佩思卿之间的矛盾,让后宫重归安宁。
主意已定,顾砚舟当即下旨,宣曲安然入宫为妃。旨意一下,整个宫廷和朝堂都炸开了锅。将军府接到旨意后,一时陷入两难。他们虽是前朝旧臣,但新帝登基后,一直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忠诚。如今这道旨意,既让他们感受到了皇恩,却也深知一旦曲安然入宫,便彻底卷入了新帝的权力棋局,稍有不慎,满盘皆输。但皇命难违,将军府只能开始着手准备曲安然的入宫事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生缘,三生劫请大家收藏:(m.20xs.org)三生缘,三生劫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