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笑容却令贾母愈发烦闷,只当众人是来瞧她的难堪,心中暗恼。
“王家的人愈发惹厌,一开口便提这等晦气事,分明是要我难堪。”
她不知,甄家败落无人关心,众人眼里只看得到炙手可热的权势。
贾母蹙眉,勉强应付道:“听说了,倒是我们做得不够。”
众女眷闻言一怔,未料安京侯在苏州再立功勋,贾家竟能分一杯羹。若能攀上贾府,或许真能搭上安京侯的东风。
众人交换眼色,刘氏强压尴尬,又凑近道:“荣国府能参与其中,我们脸上也有光。老封君平日不问外事,一出手便不同凡响。”
贾母心中疑惑顿生。
“前半句还算顺耳,后半句是何意?甄家遭难,倒成了我的本事?”
“果然没安好心,句句带刺。”
她瞥见一旁殷勤待客的王夫人,心头恨意又添几分。
众人目光灼灼,贾母只得按下怒火,淡淡道:“谈不上什么本事,不过是有人糊涂,我稍加点拨罢了。”
女眷们再度愕然。
传闻赵德庸勾结外敌,欲乘倭船潜逃,却被安京侯料敌机先,一炮截获。谁知竟是荣国府先得了风声,通风报信。
众人暗暗咋舌:两位老公爷留下的根基果然深厚,江南故地仍有如此灵通的消息网,不容小觑。
瘦死的骆驼,终究比马大。
有人忍不住问道:“老封君可曾与安京侯通信?若他凯旋设宴,能否让我们也讨张帖子?”
贾母眉头紧锁。她何尝没写过信?若非为甄家之事,她岂会主动招惹那孽障?
“这话是何意?怪我未救甄家?”
她冷声道:“自然通过信。他是封疆大吏,归期自有圣裁,旁人岂能妄言?”
众人惋惜之余,更确信荣国府与安京侯关系匪浅。
毕竟,这是唯一与安京侯有往来的府邸。
传闻贾代善便是安京侯所救,可谓两代勋臣的传承。更何况安京侯从不踏足别家府邸,若非亲近,怎会如此?
众人叹道:“安京侯年少有为,将来前程不可限量。”
贾母面色阴沉,实在不解这群人为何登门。
句句不离岳山,虽非嘲讽甄家,却令她如鲠在喉。
这岳山才二十出头就敢如此轻视贾家,日后若再得势,岂非要处处与贾府作对?
贾母长叹一声,端起茶盏作势饮茶,可众人仍无退意,依旧留在原地。
不多时,刚下早朝的贾政步履匆忙地赶回府中。
即便不通政事的贾政,经历了今日早朝,也明白接下来会面临怎样的局面。
丞相之位空缺,江南派系垮台,隆佑帝又要推行新政,这分明是在为安京侯入阁拜相铺路啊!
岳山再建奇功,贾家必须尽快化解先前那些过节,否则就是不知好歹,白白错失良机。
贾政急匆匆奔向荣庆堂,对沿途下人的劝阻充耳不闻,只想立即将朝中变故禀告贾母。
可踏入厅堂,见满屋女眷衣着单薄,顿时惊醒过来,羞窘地退了出去。
屋内女眷们慌忙整理衣衫,心中暗想:难怪宝玉会擅闯闺阁,原来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王夫人等几位女眷更是面红耳赤,羞愧难当。
贾政再次入内时始终低垂着头,盯着地面道:京城传来要闻,安京侯在苏州又立战功,全歼双屿岛倭寇,且无一将士阵亡。
此战彻底解决东南数十年匪患,陛下已派人核查战果,封赏不日将至。
儿子思来想去,府上是否也该去道贺?
众人惊讶地看向贾母——老太太竟不知安京侯又立新功?那方才她们在议论什么?
更令贾母恼怒的是,岳山不仅再建奇功,竟能做到零伤亡,简直快成传奇人物了。
贾母嗤笑道:荒唐!打仗岂能不死人?我贾家世代将门,这等谎言也就骗骗无知百姓。
此言一出,众人神色骤变,不约而同地向门口挪了半步。
此刻她们才惊觉,荣国府与这场大捷毫无瓜葛,这位老太君也远不如想象中明事理。
未等众人告辞,更惊人的消息传来——
甄家女眷竟一路跟随囚车抵京。
待甄应嘉兄弟入狱后,她们第一站就直奔荣国府,闯入了荣庆堂。
看着满堂宾客,甄家女眷跪地痛哭,将所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贾母面皮抽搐,脸色愈发难看。
胡氏突然抬头哭诉:甄贾两家世代交好,贾家不施援手也罢,竟还落井下石,帮着定甄家的罪!
贾母面色煞白,罕见地涨红了脸,众人皆在围观,令她颜面尽失。
她急促喘息,一时语塞,王夫人忙道:“非是我们不尽心,可安京侯只讲理,不讲情,我们实在无法。”
胡氏冷眉倒竖,怒斥:“讲理?我们给贾家的现银、庄子、铺面,折价百万两,你们必须归还!”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贾母急火攻心,眼前一黑,昏倒在地。丫鬟们慌忙搀扶,贾政、王夫人急呼太医,嬷嬷与管家媳妇乱作一团。原本贺喜的女眷们趁机匆匆离去,心中暗惊:贾家与甄家竟有如此巨额的银钱往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