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在军事与经济领域高歌猛进。然而,张枫的目光已然投向更遥远的未来——人才的可持续培养与思想阵地的构建。他深知,仅靠《招贤令》吸引现成人才和军中扫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一套全新的教育体系,培养出完全忠于自己、具备新式知识和世界观的新一代。
旧有的书院、私塾,以科举为导向,专注于经史子集、八股文章,培养出的多是皓首穷经的腐儒或是汲汲于功名的利禄之徒,与张枫追求的“经世致用”、“开拓进取”格格不入。他要建立的,是一个能孕育未来、塑造灵魂的摇篮。
于是,在朔风城东南,依山傍水之处,一片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开始破土动工。张枫亲自将其命名为——北疆学宫。
学宫的建立,本身就是对旧有教育体系的一次宣战。其建筑风格摒弃了传统书院的封闭与肃穆,更加开阔、明亮,注重实用。除了讲堂、斋舍,还规划了巨大的格物馆(用于物理、化学实验)、舆图室(存放地图、地球仪)、算学斋、甚至还有一片演武场和农学试验田。
学宫的宗旨,被张枫亲自定为:“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经世之才,卫北疆之土。” 这十六个字,清晰地表明了学宫的目标:不是培养只会背诵经典的文人,而是培养通晓历史规律、探索自然奥秘、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忠诚于北疆这片土地的人才。
招生对象,打破了门第之见。优先招收枫家军将士子弟、北疆各级官吏子弟、以及通过初步考核的平民聪慧子弟。年龄从十岁到十五岁不等。首批计划招收三百人。
师资力量更是煞费苦心。张枫亲自担任学宫“山长”(名誉校长)。实际负责日常管理的“祭酒”,由一位年高德劭、但思想相对开明、因不满朝政腐败而隐居北疆的老翰林担任,用以稳住场面,吸引部分传统士子。而真正的教学骨干,则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 科技司骨干:如公输瑜等人,负责讲授格物(物理)、基础化学、机械原理。
2. 民政司、财政司精英:讲授数算、地理、经济、律法(《北疆律》)。
3. 枫家军高级将领:如赵铁柱、雷豹,定期讲授军事基础、战例分析、北疆安全形势。
4. 靖安司外围人员:讲授情报分析、形势判断(伪装成“策论”或“地理”课程)。
5. 招贤令招募的各类专才:如医师讲授基础卫生防疫,农学家讲授新式农法。
当然,传统的经史课程并未完全废除,但被大幅压缩和改造,侧重于历史兴衰的剖析和古代战略思想的解读,而非寻章摘句。
教材的编纂是重中之重。张枫投入了大量精力,亲自参与或指导核心课程的教材编写。
· 《新编算学》:引入了阿拉伯数字、简易方程、几何基础,远超传统《九章算术》的范畴。
· 《格物启蒙》:阐述了杠杆、滑轮、浮力、光的直线传播等基本原理,配以大量插图和水力机械实例。
· 《化学初识》:极其谨慎地介绍了物质的三态、燃烧的本质(氧化学说的简化版)、酸碱盐的初步概念,以及钢铁冶炼、火药配制中的化学原理(保密部分除外)。
· 《北疆地理与资源》:详细描绘北疆及周边山川地貌、气候物产、部落分布,培养对脚下土地的认知与感情。
· 《军事基础与操典》:包含了队列、体能、兵种识别、简易地图判读,以及枫家军军纪和精神的灌输。
这些教材,语言力求通俗易懂,紧密结合北疆的实际生产与军事活动,充满了“实用”气息,与那些玄之又玄的理学经典形成了鲜明对比。
喜欢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