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的急报送到鹰嘴崖时,兵工厂的工匠们正给第十七辆重坦贴 “耐火砖装甲”—— 周铁柱用石家庄砖窑特产的耐火砖,用铁丝固定在重坦侧面,能防鬼子燃烧弹。递报的是石家庄砖窑的老匠人老宋,手上还沾着砖灰,怀里揣着块烧得发黑的砖坯地图(用砖窑黏土压的,耐高温),上面用炭笔标着八个黑圈:“李团长!鬼子占了岗坡上的八座砖窑,改成‘砖窑碉堡’,用交通壕连起来,还抓了两百多老乡烧砖!他们抢了三个县的棉花,堆在中心砖窑,要运去东北做军服,老乡们要是没棉花做冬衣,冬天就得冻僵!”
砖坯地图上,八座砖窑碉堡沿岗坡呈 “月牙形” 分布,中心砖窑最大 —— 窑体厚三尺,顶部烟囱改造成观察哨,能俯瞰整个岗坡;鬼子的运棉队每天午后沿岗坡小路出发,用马拉爬犁运棉包,爬犁旁跟着两个步兵班护送,还在砖窑周围埋了 “砖坯雷”(用砖坯裹炸药做的,踩上去就炸)。徐昊指着地图上的 “废窑区”:“岗坡多碎石,砖窑隐蔽,重坦能借废窑伪装;咱们分两路:一路给重坦加耐火砖装甲,从岗坡正面攻砖窑碉堡,用推土铲推砖坯做掩体;另一路跟着老宋,用煤渣混炸药炸碉堡烟囱,救老乡、抢棉花,断鬼子的冬衣原料!”
周铁柱推着轮椅过来,左腿的木假肢在耐火砖堆上磕出 “笃笃” 声,他手里拿着块混着煤渣的炸药:“俺们做煤渣混合炸药!砖窑的煤渣含硫,混黑火药炸起来烟浓,能挡鬼子视线;再给重坦的排气管加个砖窑烟囱套,从远处看像砖窑的排烟管,更隐蔽!” 这主意是他听老宋说的 —— 砖窑烧砖时常用煤渣控温,现在改成炸药填充物,既适配砖窑环境,又能利用就地取材的优势。
李云龙把马刀往腰里一插,旱烟袋在耐火砖上磕掉火星:“就这么干!徐昊,你带一个步兵连、老宋,去废窑区设伏炸烟囱、救老乡;俺带两辆重坦、骑兵连,攻砖窑碉堡、拦运棉队;赵刚,你带着民夫队,用牛车驮热粥和棉衣片,岗坡风大,老乡们冻坏了,得先暖暖身子!”
石家庄的砖窑工们也赶来帮忙,领头的是老宋的儿子小宋,手里还拎着把砖刀,刀把磨得发亮:“中心砖窑的棉花堆旁有鬼子的汽油桶,他们想烧不掉就炸;每个砖窑的烟囱都有铁梯,俺们能爬上去绑炸药;废窑区的砖坯堆能藏人,鬼子的巡逻队看不见!” 砖窑工们还扛着捆湿稻草,“这稻草浸了水,裹在身上能防燃烧弹,还能铺在重坦上做伪装!”
李婶带着妇女会的人,连夜赶制了 “砖窑战包”—— 每个包里有两斤杂粮饼(掺了黄豆粉,耐饿还抗寒)、一袋生姜水(用陶罐装的,防风寒)、一副粗布手套(双层棉布缝的,防砖坯划伤),还有用棉花做的耳罩,“砖窑风硬,耳朵冻得疼,戴上耳罩能护着点!” 她还给老宋缝了件新的粗布围裙:“老宋哥,你这围裙全是砖灰,换上新的,烧砖也干净点!”
狗蛋和小石头也吵着要去砖窑,两人背着小布包,里面装着煤渣炸药的零件 —— 是周铁柱教他们混的煤渣和黑火药,比例正好,炸起来烟浓威力大。“俺们能帮着运煤渣!还能给烟囱绑炸药!” 狗蛋攥着父亲的撬棍,棍柄上裹了层防烫布,却依旧攥得紧紧的;小石头则揣着个小铜铃,“要是在废窑区遇到鬼子,俺就摇铃报信!”
天刚蒙蒙亮,两队就分头行动。李云龙带着重坦往岗坡砖窑赶,重坦的侧面贴满耐火砖,排气管套着砖窑烟囱套,车身还铺着湿稻草,从远处看像座冒烟的废砖窑。刘根柱坐在第一辆重坦的驾驶舱里,时不时用砖刀敲掉履带上的碎砖:“周大爷这耐火砖真管用!刚才鬼子扔了个燃烧弹,砖没裂,装甲也没烫坏;烟囱套也像,了望哨愣是没发现!” 副驾驶的小李则手里拿着小宋画的 “砖窑图”,每到一个废窑就提醒:“前面是‘三号废窑’,窑里能藏人,鬼子的巡逻队快过来了,先躲躲!”
徐昊带着步兵连,跟着老宋往废窑区走。废窑区的砖坯堆像小山,砖窑工们在砖坯间凿出通道,能直通中心砖窑的烟囱下。老宋指着烟囱上的铁梯:“这铁梯锈了,爬的时候慢点开,俺们在梯上绑了稻草,能防滑!” 小宋则带着战士们往煤渣里混黑火药,煤渣的硫磺味混着火药味,呛得狗蛋直咳嗽,却依旧帮着递煤渣袋。
晌午时分,李云龙的队伍到了三号砖窑旁。砖窑碉堡的射击孔对着岗坡小路,鬼子的机枪手正趴在里面,盯着运棉队的方向;远处传来爬犁的 “咯吱” 声 —— 鬼子的运棉队来了,十多辆爬犁排成队,每辆都堆着半人高的棉包,白花花的棉花从包缝里漏出来,落在岗坡上。“炸碉堡!先把射击孔堵了!” 李云龙大喊着,重坦的主炮 “轰隆” 一声,炮弹带着砖渣飞向砖窑碉堡,射击孔瞬间被砖坯堵死,里面的鬼子惨叫着往交通壕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