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起身离去,背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单薄,却又无比坚定。
接下来的日子,宋青书每天都来探望沈云裳,每次都带来一些简单的食物和用品。有时是一个热馒头,有时是一壶热水,虽然简陋,却都是他省吃俭用换来的。
沈云裳从狱卒口中得知,宋青书为了帮她打点,已经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甚至连祖传的砚台都当了。他在朝中也因多次为她求情而遭到排挤,原本光明的前途蒙上阴影。
“宋大人真是痴心啊,”一个年老的狱卒叹道,“这年头,能这般不离不弃的,实在少见。”
沈云裳听后,心中五味杂陈。她与宋青书自幼相识,感情深厚,但自从她成为贾世清的妾室后,两人便疏远了。她从未想过,在她最落魄的时候,竟是这个被她辜负的故人伸出援手。
一日,宋青书带来一个消息:他找到了沈云裳妹妹的下落。
“真的?”沈云裳激动地抓住铁栏,“她在哪里?可安好?”
宋青书神色复杂:“她被卖到城南的李家为婢,我托人打点过,暂时不会受苦。”
沈云裳松了口气,随即又紧张起来:“那我母亲和其他弟妹呢?”
宋青书沉默片刻,轻声道:“还在打听,你放心,我一定尽力找到他们。”
沈云裳看着他消瘦的面容和疲惫的双眼,心中充满感激与愧疚:“青书,我...我不知道该如何报答你。”
宋青书摇头:“云裳,我不要报答,我只希望你好好活着。”
就在这时,狱卒引来一位意想不到的访客——沈云裳昔日的贴身丫鬟紫玉。她衣衫褴褛,面色憔悴,一见沈云裳就跪地痛哭:“小姐,紫玉对不起您!”
原来紫玉在沈家出事后也被发卖,如今在城西一户商人家为奴。她省吃俭用,攒下几个铜钱,特地来探望旧主。
“小姐,您瘦了好多...”紫玉泣不成声,“奴婢无能,不能救您出苦海...”
沈云裳隔着铁栏握住她的手,泪如雨下:“好紫玉,难得你还记得我...”
主仆二人相拥而泣,诉说着别后种种。紫玉告诉沈云裳,贾世清在她入狱后不久就新纳了两房美妾,整日饮酒作乐,根本不关心她的死活。李慕言则即将与一位公主成亲,更是早就忘了她这个“罪臣之女”。
“还有陈月柔那个贱人!”紫玉愤愤道,“她如今在贾府作威作福,还把小姐您以前的东西都扔了烧了,说是去晦气!”
沈云裳静静听着,心中已无波澜。经历了这么多,她早已看清这些人的真面目。
紫玉临走时,偷偷塞给沈云裳一个小布包:“小姐,这是奴婢攒下的一点银钱,您拿着打点狱卒,好歹过得好些。”
沈云裳推辞不过,只好收下。她看着紫玉离去的背影,心中既温暖又酸楚。昔日她得势时,巴结奉承者数不胜数;如今落难,却只有一个丫鬟和一个穷书生对她不离不弃。
冬至那日,狱卒突然搬来炭盆。沈云裳从炭火品质认出是郡主手笔——安阳郡主是她幼时的闺中密友,出嫁后联系渐少,没想到此时还会暗中相助。
她正疑惑间,看见宋青书在院中亲自砸碎冰棱烧水,双手冻得通红。狱卒悄声告诉她,宋青书连日跪雪求告,终说动郡主暗中周旋。
沈云裳望着这个连暖手炉都当掉换药的书生,想起李慕言当年在画舫上信誓旦旦地说“愿为卿散尽千金”,而今千金尚在,人心早寒。
炭火噼啪作响,牢房里终于有了一丝暖意。沈云裳裹着宋青书给她的棉被,感受着这来之不易的温暖,心中五味杂陈。
傍晚,宋青书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今日冬至,吃些饺子暖暖身子。”
沈云裳接过碗,眼中泪光闪烁:“青书,你为我做的一切,我...”
宋青书轻轻摇头:“云裳,记得我们小时候吗?每到冬至,你总会偷偷从家里带饺子给我。那时宋家败落,连一顿像样的冬至饭都吃不上。若不是你,我不知要挨多少饿。”
沈云裳低头拭泪:“那些小事,你还记得。”
“你待我的好,我一件都不敢忘。”宋青书认真地说,“如今你有难,我若袖手旁观,岂非猪狗不如?”
沈云裳望着他,忽然发现这个自幼一起长大的玩伴,不知何时已变得如此坚毅可靠。
接下来的日子,在宋青书的打点下,沈云裳的处境稍有好转。她换到了向阳的囚室,每日有热水可用,饭菜也不再是馊的。但牢狱之灾依然艰难,尤其在这寒冬腊月,冷风如刀,每天都是煎熬。
一天夜里,沈云裳被噩梦惊醒,听到隔壁囚室传来痛苦的呻吟。她扒着铁栏望去,见一个老囚犯蜷缩在角落,浑身发抖。
她犹豫片刻,将宋青书给她的棉被撕下一半,递给那个老囚犯:“老人家,盖上吧,暖和些。”
老囚犯惊讶地看着她,颤巍巍地接过棉被:“姑娘...多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浮世金钗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浮世金钗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