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乱发生在城西的临时粮仓。当他们赶到时,只见一群人正在哄抢米袋,守卫竭力阻拦,场面一片混乱。
“住手!”文轩厉声喝道。
人群稍稍安静,但仍有人不甘心地抱着米袋不放。
一个衣衫破烂的老者跪地哭诉:“将军,夫人,不是我们要抢,实在是饿得没办法了啊!我孙女已经饿得昏过去了...”
青岚心中酸楚,却强自镇定:“抢夺粮食,伤及无辜,这就是你们的办法吗?若人人都如此,这潞州城与外面的乱世有何区别?”
她走到粮仓前,对守卫说:“把所有的粮食都搬出来。”
“夫人!”守卫惊讶。
“搬出来。”青岚重复道,“当着大家的面,清点清楚,公平分配。”
粮食被一袋袋搬出,堆成一个小堆。青岚扫视众人,声音清晰:“粮食就这么多,必须优先保障老人、孩子和伤员。青壮年若想吃饱,就拿起武器,守护这座保护你们的城池!而不是在这里欺凌弱小!”
她的话如当头棒喝,让许多参与抢夺的人羞愧地低下头。
在青岚的组织下,粮食很快被公平分配下去,暴乱平息了。但青岚知道,这仅仅是开始。随着流民不断涌入,粮食危机将越来越严重。
深夜,青岚独自登上城楼。雨后的夜空清澈如洗,繁星点点,与城内零星的火光交相辉映。她想起白日的暴乱,想起自己的身世之谜,想起这风雨飘摇的江山,心中百感交集。
“夫人为何独自在此?”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青岚回头,见是日间那个抢粮的老者。他佝偻着背,手中端着一碗热汤:“天冷,喝碗热汤暖暖身子吧。是用野菜熬的,虽然清淡,但很暖和。”
青岚接过汤碗,心中感动:“多谢老伯。”
老者在她身边坐下,望着星空:“我年轻时,也曾读过几年书。这乱世啊,就像一场暴雨,我们这些人,就是水上的浮萍,不由自主,随波逐流。”
青岚轻啜一口热汤,暖流直达心底:“是啊,身世浮沉雨打萍。”
“但浮萍也有浮萍的活法。”老者缓缓道,“它们随波逐流,却从不放弃生长;被雨水打击,却依然翠绿。只要根还在,就总有绽放的时候。”
青岚若有所思。
“夫人今日那番话,点醒了我这个老头子。”老者继续说,“乱世之中,人容易迷失本性,为了一口吃的,可以不顾廉耻。多谢夫人让我们记起,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心中有道义。”
青岚望着老者离去的背影,心中豁然开朗。
是啊,无论身世如何浮沉,无论遭遇多少风雨,只要守住心中的道义,就不失为人。个人如萍,命运如雨,但千万浮萍相连,便能形成一片绿意,覆盖整片水域。
次日,青岚召集全城百姓,宣布了一项决定:组织开荒队,在城外安全地带开垦农田;组建巡逻队,保护耕种;建立学堂,教孩子们读书识字;设立医馆,为所有人免费诊治。
“潞州城不是避难所,而是我们的新家园。”她站在高处,声音传遍全场,“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重建生活。不靠天,不靠地,只靠自己的努力和彼此的信任!”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响应。流民与本地居民之间的隔阂,在共同的生存希望面前,逐渐消融。
一个月后,第一批蔬菜成熟了。虽然只是最普通的青菜,却是众人亲手种植的成果。 蔬菜收获那天,全城如同过节,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青岚与文轩并肩站在田埂上,望着忙碌的人群。
“还记得我们刚成婚时,在京城府中的那片小菜园吗?”文轩忽然问。
青岚微笑:“记得。你总是偷偷帮我浇水,生怕下人做得不够仔细。”
“那时只觉得是情趣,如今方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青岚望向远方,轻声道:“文轩,我决定了。无论我的身世如何,我都只是沈青岚。前朝旧事,就让它随风而去吧。我们要面对的,是眼前的现实,是这些信赖我们的人。”
文轩握住她的手:“无论你作何选择,我都支持你。”
夕阳西下,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远处,新开垦的田地里,绿油油的菜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如同无数浮萍,终于找到了扎根的土壤。
青岚知道,前方的路依然艰难,北狄威胁未除,内乱仍在持续。但只要人心不死,希望就永远存在。这乱世中的每一个人,都如同雨打的浮萍,身世浮沉,不由自主。但正是这千千万万的浮萍,汇聚在一起,才能形成覆盖江河的绿意,迎接雨过天晴的明天。
夜色渐深,青岚提笔写下:“身世浮沉雨打萍,乱离何处见升平。莫道萍踪随逝水,心根自在即蓬瀛。”
她放下笔,吹熄烛火,走出房门。月光如水,洒满庭院,也洒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明天,又将是一场新的战斗。但她已不再恐惧,因为她知道,只要坚守内心的光明,再深的黑夜,也终将迎来黎明。
喜欢浮世金钗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浮世金钗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