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岚看着他稚气未脱的脸,想起自己那个早夭的弟弟。她轻轻抚摸他的额头,柔声道:“能,一定能。等打完了仗,我亲自送你回家。”
小兵满足地笑了,渐渐睡去。
走出伤兵营,青岚对采薇说:“记住这个小兵的名字和籍贯。若我回不来,你一定要找到他的家人,告诉他们,他们的儿子是个英雄。”
采薇泣不成声:“夫人不要说这样的话...您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青岚望着满天繁星,轻声道:“但愿如此。”
接下来的两天,青岚忙着安排南下事宜。她挑选了五百精兵,都是自愿跟随的勇士。又准备了足够的粮草和药品,虽然这些在漫长的征途中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临行前夜,她将李将军唤到书房,将一卷文书交给他。
“这是...”李将军展开一看,大吃一惊,“城防图、粮仓位置、密道入口...夫人为何将这些机密全部交付于我?”
青岚平静地说:“我此去生死未卜,必须为潞州做好万全准备。若我三个月内没有消息,你可全权处置城中一切事务。必要时...可以投降保全民众。”
李将军跪地叩首:“末将誓与潞州共存亡,绝不负夫人所托!”
青岚扶起他,眼中闪着泪光:“拜托了。”
次日黎明,南门缓缓开启。青岚一身戎装,骑在战马上,回头最后望了一眼这座她誓死守护的城池。
“出发!”
五百人的队伍在风雪中艰难前行。青岚不时回头,看着潞州城的轮廓在视野中渐渐模糊,最终消失在天际。此去经年,不知何时能再回故园?
南下的路途异常艰难。北狄骑兵不时骚扰,粮草补给困难,再加上严冬酷寒,队伍行进缓慢。每到一个城镇,青岚都要打听金陵的消息,但得到的都是坏消息:北狄攻势越来越猛,金陵城危在旦夕。
这日,队伍行至一个名叫白石镇的小镇。镇上空无一人,到处是战火留下的残垣断壁,显然刚经历一场洗劫。
“夫人,这里好像还有人!”一个士兵在镇子尽头的一间破屋里发现了幸存者。
青岚快步走去,只见屋里蜷缩着几个老人和孩子,个个面黄肌瘦,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老人家,镇上其他人呢?”青岚蹲下身,将随身携带的干粮分给他们。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颤巍巍地接过干粮,老泪纵横:“死的死,逃的逃...北狄人来的时候,见人就杀...我的儿子、儿媳都...”
青岚心如刀绞。这一路走来,她看到太多这样的惨状。山河破碎,百姓流离,这就是乱世的真相。
“你们跟我们走吧,前面有个临时安置点。”青岚柔声道。
老者却摇头:“不走了...这里是我们的根,死也要死在这里...”
青岚默然。她理解这种对故土的眷恋,就像她对金陵的思念一样,那是融在血液里的情感,割舍不断。
队伍继续南下,越靠近金陵,遇到的难民越多。他们扶老携幼,在风雪中艰难前行,不知去向何方。青岚将所剩不多的粮草分给他们,却只是杯水车薪。
这日黄昏,队伍在一条冰冻的河边扎营。青岚独自站在河边,望着冰层下缓缓流动的河水,思绪万千。
“夫人,喝口热汤吧。”采薇端着一碗野菜汤走来。
青岚接过,却没有喝:“采薇,你还记得秦淮河吗?每年春天,我们都会去那里游船。你在船上放纸船,说要让它飘到东海去。”
采薇眼中泛起怀念的神色:“记得...那时多好啊,太平盛世,无忧无虑...”
“是啊,太平盛世...”青岚轻叹,“如今才知道,那看似平常的日子,是多么珍贵。”
她望着东南方向,那里是金陵所在:“我真想再看看秦淮河的灯火,再尝尝梅花糕的滋味,再听一听夫子庙的钟声...”
采薇哽咽道:“等打完了仗,我们一定还能回去的。”
青岚没有回答。她不知道这场战争何时能结束,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活着回到故园。
夜里,青岚做了一个梦。梦中,她回到了金陵沈府,府中张灯结彩,正在为她准备生辰宴。母亲在厨房忙碌着,父亲在书房练字,弟弟在院子里放风筝...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她欣喜地跑过去,想要拥抱他们,却发现自己的手穿过了他们的身体。她大声呼喊,却没有一个人听得见。
“爹!娘!”她绝望地哭喊,眼睁睁看着眼前的景象如烟雾般消散。
“夫人!夫人!”采薇的呼唤将她从梦中惊醒。
青岚坐起身,满脸泪痕。帐外,风雪依旧。
“我梦见他们了...”她哽咽道,“他们都还好好的,和从前一样...”
采薇握住她冰凉的手,轻声安慰:“那是老爷夫人在天之灵保佑着夫人呢。”
青岚擦干眼泪,望向帐外漆黑的夜空。故园已远,前路漫漫,但她不能回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浮世金钗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浮世金钗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