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评论道:“这就是沈公的人生观——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在于内心的修养;不在于得到了什么,而成为了什么样的人。”
沈墨言临终前,曾对守候在床前的亲友说:“我这一梦,做得充实,做得坦然。如今梦醒时分,心中唯有感恩。”
陈远写道:“把人生看作一场梦,不是虚无,而是超脱。如此,才能在顺境中不迷失,在逆境中不绝望。梦总会醒,但梦中的作为,却会影响醒后的境界。”
他结合自己的体会继续发挥:“我今年已七十有六,回想一生,确实如白驹过隙。年少时的雄心壮志,官场上的明争暗斗,如今看来都如过眼云烟。唯有那些真心待人的时刻,那些为民请命的决定,依然让我感到欣慰。这才明白,沈公所说的‘梦中作为影响醒后境界’的真意。”
文章的最后一节,陈远题为“警世箴言”。他总结了沈墨言与林素问一生留下的教诲:
“一、权势如流水,德行为根本。勿因位高而骄,勿因位卑而馁。
二、情贵在真心,爱重在成全。勿以爱为名行控制之实,勿因情而生执着之念。
三、生死本自然,何须太恐惧。重在活得明白,死得坦然。
四、得失相依存,何必太计较。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五、智慧在简单,大智若愚。知进知止,明体达用。
六、人生如一梦,醒时见真章。修心为本,立德为要。”
写到这里,陈远搁下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部《浮生警世录》终于完成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朝阳初升,万道金光洒在书院的白墙青瓦上,洒在院中苦读的学子身上。他仿佛看到,沈墨言与林素问正站在光影中,向他微笑点头。
“老师,您该休息了。”书童再次进来,见他站在窗前,轻声提醒。
陈远转过身,脸上是前所未有的轻松与满足:“好,我是该休息了。”
他把手稿整整齐齐地叠好,在扉页上题下一首诗:
“浮生若梦梦非梦,世情如棋棋未终。
墨言素问今何在?警世箴言万古流。”
三个月后,陈远安详离世。按照他的遗愿,弟子们将《浮生警世录》刊印成书,免费分发各地书院。
又过了数年,皇帝微服私访至江南,在一家书院读到此书,感慨万千,亲笔题写“警世良言”四字,命将该书收入国库,并分发各州县学堂。
自此,《浮生警世录》与《墨言素问传》一同流传天下,成为后世学子的必读之书。而沈墨言与林素问的故事,以及他们留下的人生智慧,也真正做到了“警世箴言启后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正如陈远在书的后记中所写:“传奇终会老去,箴言永远年轻。愿后来者,能从前人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在浮沉人世中,活出属于自己的清明与坦然。”
喜欢浮世金钗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浮世金钗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