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不燥不烈,洒在李家村的街巷和田垄上,给刚退去洪水的村庄镀上了一层暖意。村里的烟囱接连冒出袅袅炊烟,混着泥土和青草的清香,是久别重逢的烟火气。林惊尘一早便带着工匠和防汛队员,先去了那两户屋顶损坏严重的乡亲家,修缮房屋的木料、瓦片、油布已整齐堆在院门口,只待开工。
“先搭架子,再换碎瓦,最后铺油布,大伙儿注意安全,梯子底下必须有人扶着!”林惊尘给工匠们分好工,自己也拿起一把锤子,帮着固定架子。工匠们手脚麻利,很快就搭起了临时脚手架,有人踩着梯子爬上屋顶,小心翼翼地把碎瓦片拆下来,堆在一旁;有人在下面递新瓦片,按“从下往上铺、相互错开”的规矩,一片片递到屋顶;还有人把油布裁成合适的尺寸,等瓦片铺好,就铺在屋顶内侧,再用钉子钉牢,双重保障防漏雨。
屋主王大叔站在院门口,看着忙碌的众人,眼里满是感激:“林副堂主,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俺这房子不知道啥时候才能修好,一家人都没地方住。”林惊尘笑着摆手:“大叔,这都是俺们该做的,你放心,今天一定把屋顶修好,晚上你就能住回来了。”
另一边,张老丈带着乡亲们在田里忙活——水稻田的积水虽已排干,却有些地方积了薄薄一层泥沙,盖住了稻苗的芽尖,得赶紧把泥沙扒开,不然会闷坏稻苗。张老丈蹲在田里,手里拿着一把小竹耙,轻轻扒开稻苗根部的泥沙,动作轻得像怕碰疼了苗:“大伙儿轻点扒,别把稻苗的根须扒断了,扒完后,给每株苗浇点清水,冲掉叶片上的泥沙,这样苗长得快。”
乡亲们都照着做,有的用竹耙扒泥沙,有的用瓢浇水,田埂上,阿青带着几个年轻乡亲,推着装满薄肥的木车,给长势弱的稻苗补肥:“这是草木灰和腐熟的秸秆混在一起的肥,不烧苗,大家每株苗撒一小撮,撒均匀点,别多撒。”说着,她拿起一小撮肥,轻轻撒在稻苗根部,又用手拨了点土盖住,“这样肥能慢慢渗下去,根须吸收得好,苗很快就能赶上长势好的。”
定远镇的排水队也没闲着,他们在玉米田的田埂上,又挖了几条浅沟——不是为了排水,是为了“储水”。“洪水退了,后续可能会天干,挖这些浅沟,下雨时能存点水,天干时就用沟里的水浇苗,不用再往河边挑水,省力气。”定远镇的代表一边挖沟,一边给乡亲们解释,乡亲们听了,都连连称赞:“还是你们想得周到,这样以后浇地就方便多了!”
柳轻烟则带着学徒,在村里的空地上搭了个临时“医疗点”,瓦罐里熬着预防肠胃不适的汤药——洪水退去后,水源容易受污染,喝这汤药能预防腹泻;旁边的竹篮里,放着治疗蚊虫叮咬、皮肤溃烂的药膏,还有一些干净的纱布、棉签。“大伙儿在田里干活,要是被蚊虫咬了,或者皮肤蹭破了,就来这里涂药、包扎,别拖着,不然容易发炎。”柳轻烟一边给学徒们分药品,一边对路过的乡亲说。
村里的李大爷,早上刚把自家屋顶的小漏处用油布补好,就扛着锄头去了田里,看到稻苗根部的泥沙已被扒开,叶片上的泥沙也冲干净了,心里满是欣慰。他蹲下来,摸了摸稻苗的叶片,翠绿挺拔,根须也没坏,忍不住对身边的张老丈说:“老张,还是你有经验,这稻苗要是再闷一天,肯定就黄了,现在好了,今年的收成有指望了!”张老丈笑着说:“这都是大伙儿一起干的,单靠俺一个人,哪能这么快弄完,还是林副堂主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
临近中午,两户乡亲家的屋顶修缮好了,新铺的瓦片整齐排列,油布也钉得牢固,工匠们爬下脚手架,又绕着房子走了一圈,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才收拾工具。王大叔走进屋里,抬头看了看屋顶,没有漏雨的痕迹,激动得眼眶都红了,连忙去灶房生火,要给众人煮碗热粥:“林副堂主,大伙儿快进屋歇会儿,喝碗热粥,垫垫肚子!”林惊尘笑着婉拒:“大叔,不用麻烦,我们还要去下一户看看,你赶紧收拾收拾,晚上就能住回来了。”
午后,林惊尘带着人,挨村巡查房屋修缮和复耕情况——李家村的房屋大多已补好漏雨处,两户严重损坏的也修缮完毕;王家村的田里,玉米苗已浇了水、补了肥,长势渐渐恢复;张家村的水稻田,泥沙已清理干净,临时储水沟也挖好了,乡亲们都在田里除草,一派忙碌却安稳的景象。
“该给总堂传个讯了,让掌门和宋远兄放心。”林惊尘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对身边的阿青说。阿青立刻点头,从怀里掏出传讯符和笔,递到林惊尘手里。林惊尘接过笔,在传讯符上工整地写下:“青萍镇分堂报:五月夜汛已过,青河、吴江水位稳步下降,现均已退至安全线;沿岸河岸、堤坝无损坏,隐患已补;转移乡亲今日均已返村,房屋修缮过半,两户严重损坏者今日可入住;田里积水排干,复耕有序推进,稻苗、玉米苗长势良好,无大面积受损;四堂联动顺畅,乡亲安稳,后续将持续巡查,巩固防线,保障复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剑起万里请大家收藏:(m.20xs.org)剑起万里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