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听明白了吗?”顾昭沉声问道。
短暂的沉寂之后,是石铁生那如同洪钟般、充满了激动与拜服的怒吼:“明白了!!”
紧接着,是所有工匠,山呼海啸般的回应!
“明白了!!!”
一场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就在这片被人遗忘的、贫瘠的土地上,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猛然拉开了序幕!
接下来的二十天,对于那些被派来、在远处暗中监视镇北营的探子来说,是枯燥而又乏味的。他们只能看到,那个小小的营地,日夜不休地冒着黑烟,人影晃动,却根本不知道,在那座被高墙围起来的工坊之内,正发生着怎样翻天覆地的、足以改写历史的奇迹。
工坊之内,景象惊人。
这里不再有任何传统铁匠铺的闲散与杂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头皮发麻的、充满了节奏感与秩序感的、高效的运转。
甄别区,十几个人,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叮叮当当地,将那些废铜烂铁,迅速而又精准地分解、归类。
高炉旁,赤着上身的壮汉们,如同不知疲倦的工蚁,将一筐筐的焦炭与铁料,送入那咆哮的钢铁巨兽口中,通红的铁水,如同驯服的岩浆,缓缓流入早已准备好的模具。
锻打区,几十个铁砧,一字排开。工匠们挥舞着沉重的铁锤,每一次落下,都带着一种精确计算过的、韵律十足的节奏。“铛!铛!铛!”那密集而又有序的锤击声,汇成了一首充满了力量与创造的、雄浑的交响曲!
而在工坊最里侧、光线最好的区域,几个最顶尖的工匠,正全神贯注地,进行着开刃与淬火。他们的动作,在千百次的重复之后,已经变得如同本能般精准。只负责开刃的工匠,一天下来,磨秃了好几块磨刀石,却也为上百个刀坯,赋予了它们锋利的灵魂!而负责淬火的老师傅,仅仅通过观察刀身在火焰中颜色的细微变化,就能判断出最佳的时机,伴随着“嗤”的一声轻响,一道完美的、带着冰冷杀意的弧线,就此定格!
在孙元化亲手制作的、那几把虽然简陋却异常精准的木质卡尺和量具的规制下,每一件从生产线上流下的部件,都达到了惊人的一致性!
这种效率,是恐怖的!
这种标准化生产所带来的质量稳定性,更是这个时代的所有军器监,都无法企及的!
二十天后。
当钱百户派来的亲信管事,趾高气扬地,带着准备记录顾昭失败罪证的文书,来到镇北营“检查”工作进度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呆立当场,如遭雷击。
预想中那杂乱无章、愁云惨淡的场面,根本没有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工坊前那片宽阔的空地上,整整齐齐、码放得如同阅兵队列般的、一排排崭新的兵器!
寒光闪闪的刀锋,在阳光下,反射出令人心悸的、冷冽的光芒。涂上了黑漆的枪杆,如同沉默的森林。每一把刀的长度、每一个枪头的样式,都惊人地一致,仿佛是由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般!
那凛冽的杀气,那精良的做工,那庞大的数量……
管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他甚至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这一切!他颤抖着手,拿起一把腰刀,轻轻一抽。
“铮——”
一声清越的龙吟!刀身笔直,寒气逼人,刃口上那一道经过淬火后、隐约可见的、如同水波纹般的“烧刃”,清晰地证明了,这,是一把足以“吹毛断发”的绝世好刀!其质量,甚至比千户大人自己花大价钱,从南方私下购买的佩刀,还要好上三分!
“这……这……这都是你们……修的?”管事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而变得尖锐、扭曲,甚至有些破音。
王五站在一旁,脸上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充满了自豪与骄傲的笑容,淡淡地说道:“修复?不,我们大人说,那堆垃圾,修起来太麻烦。所以,干脆,就全都回炉,重造了。”
“五……五百一十二件兵器,六十三副甲……全都……重造了?”
“不错,不多不少,只用了二十天。”
管事的大脑,一片空白,他手中的刀,“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而他却浑然不觉。他嘴巴张得老大,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能像一尊被风化了的石像,傻傻地站着,任由那股由数百件精良兵器所汇聚而成的、冰冷的钢铁洪流,将他那点可怜的认知与常识,冲击得……荡然无存!
喜欢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