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股由胜利引发的深切忧虑,如同冬夜里最刺骨的寒流,彻底渗透了顾昭的内心。那晚,当整个青山堡都沉浸在酣睡与酒酣耳热的梦乡中时,守备府的书房却是一夜通明。
窗外的风雪时而狂暴地敲打着窗棂,时而又低沉地呜咽着掠过屋檐,而端坐于书案后的顾昭,对这一切都充耳不闻。他的面前,摊开着十几张硕大的麻纸,上面用炭笔勾勒出无数的线条、图形与密密麻麻的文字。那是石铁生抱怨的产能瓶颈,是王五描述的训练困境,是孙元化一针见血指出的体系症结,如今,这些尖锐的问题都被他转化为一个个需要被拆解、重组、并最终解决的方案。他的思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运转着,仿佛要在这一个漫长的夜晚,为这支刚刚品尝到胜利果实的军队,重新锻造出一副能够支撑其走向未来的、崭新的筋骨。
当第二天清晨的第一缕微光艰难地穿透铅灰色的云层时,一份前所未有的命令从守备府发出,传遍了青山堡的每一个角落。命令要求所有守备营的核心干部、各工坊的总管与经验丰富的匠头、主管后勤钱粮的文吏,甚至还特别点名了几位负责管理军属、组织缝补浆洗的妇女代表,于辰时三刻,到守备府的大堂内,参加一场名为“青山堡发展规划大会”的集议。
这个命令让所有接到通知的人都感到了一丝困惑与惊奇。打仗议事,召集武将便可;工坊生产,找工匠头目商议即可;后勤保障,文吏自会处理。可将士农工商,甚至妇人,共聚一堂,商讨那听起来有些虚无缥缈的“发展规划”,这在他们的认知里,是闻所未闻的开天辟地头一遭。人们怀着满腹的疑问与揣测,准时踏入了守备府那宽敞却也因人数众多而显得有些拥挤的大堂。
大堂内,没有往日军事会议的肃杀,却弥漫着一种更加庄重而奇特的气氛。顾昭站在主位,他的身后是一面新立起来的巨大木板,上面覆盖着白布。他的眼神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从身经百战的军官,到满手老茧的工匠,再到略显拘谨的妇女代表,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孙元化、石铁生和王五的身上,微微颔首。
“诸位,”顾昭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瞬间让堂内的窃窃私语安静下来,“昨日,我们都还沉浸在剿灭黑旗军的喜悦之中。但是,喜悦过后,我看到了更大的危机。石总管告诉我,我们的工坊快要被累垮了;王队官告诉我,我们的新兵还无法驾驭手中的神兵利器;而孙先生则点醒了我,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源于我们的身体已经长大,但穿的,却还是一件破旧的衣裳。”
他没有说任何空洞的鼓舞之词,而是直接将昨日的困境血淋淋地摆在了所有人面前。这番坦诚,让石铁生和王五等人感到了巨大的尊重,也让其他不明所以的人瞬间明白了这次会议的严肃性。
“所以,今天召集大家来,不是为了庆祝胜利,而是为了解决这些胜利带来的烦恼。我们要做的,不是给这件旧衣服打补丁,而是要为我们自己,量身定做一件全新的、坚不可摧的铠甲!”
话音刚落,顾昭猛地转身,一把扯下身后木板上的白布。一幅结构复杂、流程清晰的巨大图表,赫然展现在众人眼前。那上面,用粗大的线条和文字,描绘了一个他们从未想象过的生产世界。
“第一件事,便是彻底重组我们的兵器工坊!”顾昭拿起一根长杆,指向图表的左侧,“从今日起,我们要打破过去那种一个师傅带着几个徒弟,从一块铁胚开始,一直到造出一把刀、一杆枪的旧模式。这种模式,看似手艺精湛,实则效率低下,且品质难以划一。”
他的长杆在图表上移动着,点向一个个被清晰划分开来的方框:“我们将工坊的流程彻底拆解!炼钢坊,就只负责一件事——用最好的方法,炼出最优质的钢材,并根据用途,将其分为炮钢、铳钢、甲钢、刃钢等等不同的等级;锻打车间,接收钢材后,只负责将其锻造成合格的炮管、铳管、刀剑和甲片的毛坯;接下来,制管的工匠,只专注于钻孔、扩孔,将毛坯变成一根根光滑笔直的铳管;打磨的工匠,则只负责让这些金属部件变得光滑、精准;木工,不再是什么杂活都干,而是专门负责制作标准统一的枪托;最后的组装车间,则像搭积木一样,将这些由不同人制造的、标准化的零件,组合成最终的兵器!”
“流水线作业!”这个词,是顾昭从另一个世界的记忆中提取出来的,他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道:“这就好比一条河,铁矿石从上游流下来,经过炼钢、锻打、制管、打磨、木工、组装这一道道关口,等流到下游,就变成了一杆杆可以直接上战场的火铳,一把把锋利无比的钢刀!每一个人,都只需要专注于自己眼前的那一道工序,日复一日,你们会成为这道工序上最顶尖的专家,我们的速度,将比现在快上十倍,甚至更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