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转向了满面愁容的石铁生,温和地问道:“铁生,你我小时候,天寒取火,除了钻木,还用什么?”
石铁生被问得一愣,下意识地答道:“回大人,还用火镰和火石。”
“对,火镰。”顾昭点了点头,继续追问,语气平淡得像是在闲话家常,“那你说说,这火花,是如何出来的?是我们用手拿着火石,慢慢地在火镰(钢片)上蹭出来的吗?”
“那哪成啊!”石铁生不假思索地摇头,仿佛顾昭问了一个傻问题,“那得是用力,使上巧劲,让火石又快又狠地‘磕’在火镰上,‘咔’那么一下,火星子才能又大又亮地冒出来!”
“说得好!”顾昭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没有停顿,立刻将问题抛给了另一边的孙元化,“先生,铁生说,火花要‘又快又狠’才能迸发。那么,我们能否找到一种力量,代替人的手劲,让一小块燧石,能够稳定地、每一次都用我们需要的力道,‘又快又狠’地撞在一块小小的钢片上呢?”
这个问题,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孙元化脑中的迷雾!
他猛地抬起头,失神地看着顾昭,嘴里喃喃自语:“代替手劲的力量……稳定……又快又狠……”
是啊!他们之前的思路,完全被那张复杂得如同迷宫般的转轮图纸给困住了!他们一门心思地去想如何复制那个复杂的“自鸣钟”,却忽略了击发这件事最本质的原理——不就是一次精准而有力的撞击吗?
而什么东西,能提供这种瞬间爆发的、可控的力量?
“弹簧!”孙元化和石铁生几乎在同一瞬间,异口同声地喊出了这个词!
那一瞬间,整个工坊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之前所有的困惑、所有的死胡同,都在顾昭这看似简单的两个问题引导下,被瞬间打通。他们不再需要那个复杂的转轮,他们只需要设计一个足够巧妙的机括,利用弹簧积蓄的力量,驱动一个夹着燧石的击锤,让它以雷霆万钧之势,狠狠地砸在火门上方的击砧(钢片)上!
“对!就是弹簧!”孙元化的双眼爆发出惊人的亮光,他一把抓过炭笔,在一张新的麻纸上疯狂地勾画起来,口中语速极快地解释着,“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扳机,用它来锁住被弹簧压缩的击锤。扣动扳机,释放击锤,它就会在弹簧的推动下猛然前冲,带动燧石划过击砧,火花溅入火门……可行!此法绝对可行!结构比那转轮,简化了何止十倍!”
而石铁生,这位务实的钢铁大师,则一拳砸在自己的掌心,兴奋地吼道:“弹簧!只要能搞出合格的弹簧,这事就成了!大人,先生,你们只管把图画出来,这弹簧钢,就算把我这身老骨头扔进炼钢炉里,我也一定给你们炼出来!”
在顾昭的启发下,孙元化的理论知识与石铁生的精湛手艺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一幅全新的、结构更加简洁、但却蕴含着划时代意义的燧发枪击发装置图,在短短一个时辰内便初具雏形。
接下来的数日,石铁生将自己完全锁在了锻造车间。他动用了“灌钢法”中最精纯、含碳量最恰当的钢材,亲自掌锤,在炉火中反复进行着锻打、折叠、淬火与回火的试验。失败了无数次,耗费了大量的珍贵钢料,那双眼睛熬得比任何时候都要红。终于,在一天的黄昏,当他将一根经过特殊热处理的、呈现出完美青紫色泽的钢条固定在台钳上,用尽全力将其弯曲,松手后,那钢条在一阵悦耳的嗡鸣声中,瞬间弹回原状,没有一丝形变,没有一丝裂纹。
那一刻,这位不苟言笑的钢铁汉子,激动得热泪盈眶。
当这根完美的弹簧被小心翼翼地安装到孙元化设计的全新击发机括中,当一块棱角分明的燧石被紧紧地夹在击锤之上。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围在了试验台前。
石铁生亲自操刀,缓缓扣下扳机。
“咔嚓!”
一声清脆到极致的机括释放声响起。
紧接着,在所有人骤然收缩的瞳孔中,那小小的燧石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狠狠地划过前方的弧形击砧!
“嗤——”
一簇无比灿烂、无比明亮的金色火花,如同黑夜中绽放的昙花,骤然迸发!
火花虽小,却瞬间照亮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脸庞,也点燃了他们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
短暂的寂静之后,整个格物院,彻底沸腾了!
喜欢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