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山堡内最后一丝属于白日的喧嚣,被浓郁得化不开的暮色与渐起的寒风所吞噬时,这座在顾昭意志下脱胎换骨的堡垒,便沉浸在一种纪律严明而又生机勃勃的静谧之中。
格物院的“匠人夜校”里,一盏盏明亮的油灯下,映照着一张张聚精会神的、被炭灰和油污熏染过的脸庞,他们在孙元化深入浅出的讲解中,第一次领略到了算学与格物之理的无穷奥妙;兵器工坊那庞大的厂房内,虽然白日的轰鸣已经停歇,但仍有几处炉火未熄,那是石铁生带领着最核心的弟子,在为新一批“启明一式”卡宾枪的关键部件进行着最后的热处理;而在城外那片被踏得无比坚实的校场上,王五正带着他那一百名宝贝疙瘩似的龙骑兵,进行着严苛的夜间紧急集合与列阵训练,马匹的喘息声与士兵们压低了的口令声,在旷野中交织成一曲充满力量的乐章。
一切都在按照顾昭规划的蓝图,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这种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充实感,让整个青山堡都弥漫着一种昂扬向上的自信。然而,历史的洪流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在顾昭埋首于内部实力的锤炼与积累之时,一个来自遥远北方的意外变数,正策马扬鞭,带着草原的风雪与未来的迷雾,叩响了青山堡的大门。
这天午后,正在城楼上用新缴获的泰西单筒望远镜,观察龙骑营战术演练的顾昭,突然收到了了望哨的紧急报告——一队约有三四十骑的蒙古人,正打着科尔沁部落的旗号,从北方的官道上,不紧不慢地向青山堡靠近。
这个消息让顾昭微微皱起了眉头。自从上次与巴图的商队达成协议以来,双方的贸易往来一直十分顺畅,青山堡用 surplus 的食盐、铁锅和布匹,换来了科尔沁部急需的战马、牛羊和皮货,这条商路已经成为青山堡重要的战略物资补给线。但以往来的都是商队,像这样由一名部落贵族亲自率领、护卫精良的队伍,还是头一遭。
顾昭放下望远镜,沉声下令:“打开堡门,派一队人去迎接,礼数要周到,但戒备不可松懈。请他们到驿馆休息,并派人告知,我晚上将在守备府设宴,为远道而来的贵客接风。”
命令被迅速执行,当那队蒙古骑士缓缓进入青山堡时,立刻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魁梧如熊、面容棱角分明的中年汉子,他穿着华丽的貂皮长袍,腰间挎着一柄镶嵌着绿松石的弯刀,眼神锐利如鹰,顾盼之间自有一股草原雄狮般的威严。尽管他极力保持着镇定,但那紧抿的嘴角和偶尔闪过的一丝焦虑,还是被城门官敏锐地捕捉到了。
晚宴在守备府的大堂举行,气氛看似热烈,实则暗流涌动。顾昭按照礼节,热情地招待了这位自称是科尔沁首领巴图亲弟弟的贵客——阿尔斯楞。阿尔斯楞,在蒙语中,意为“狮子”。他确实如其名,言谈举止间充满着力量感,但在这场觥筹交错的宴会中,他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频频欲言又止。
顾昭心思缜密,早已看出对方此行绝非简单的“回访”与“加深友谊”。他不动声色,只是与阿尔斯楞推杯换盏,畅谈着草原上的风光与双方贸易带来的好处,绝口不提其真实来意。直到酒过三巡,宴席散去,顾昭才屏退左右,只留下王五和几名亲兵护卫在门外,然后亲自为阿尔斯楞斟满一杯温热的马奶酒,缓缓开口道:“阿尔斯楞台吉,这里没有外人了。你我都知道,让你这样的英雄,冒着风雪远道而来,绝不仅仅是为了喝我这几杯水酒。说吧,你的兄长巴图,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
阿尔斯楞握着酒杯的手猛地一紧,他抬起头,那双鹰隼般的眼眸中,终于不再掩饰那份深深的忧虑与沉重。他放下酒杯,站起身,对着顾昭,用一种极为郑重的姿态,行了一个草原上只有对最尊敬的长者或最强大的盟主才会行的大礼。
“顾大人,您的智慧,果然如传说中那般,能看透人心。”阿尔斯楞的声音低沉而沙哑,“我此次前来,确实是带着我兄长巴图,以及整个科尔沁部落的存亡,向您求援的!”
深夜的密谈,就在这间烛火摇曳的书房内,正式拉开了序幕。阿尔斯楞详细道出了那正笼罩在整个蒙古东部草原上空的巨大阴云。
原来,名义上作为“蒙古共主”的察哈尔部林丹汗,这位黄金家族的末代大汗,近年来在后金的步步紧逼下,势力范围被不断压缩,早已不复当年之勇。然而,这位心高气傲的大汗,非但没有想着联合明朝共同对抗后金,反而在后金的威逼利诱之下,滋生出了一个危险的念头——与后金结盟,先行整合那些不听号令的蒙古部落,积蓄力量,再图恢复祖上荣光。
“那个被女真人吓破了胆的林丹汗,已经疯了!”阿尔斯楞的语气中充满了愤怒与不屑,“他接受了皇太极的册封,现在,他要挥舞着后金赐予的屠刀,来砍向自己的同胞!我哥哥巴图,因为一直与您保持贸易往来,并拒绝向林丹汗献上更多的牛羊和战士,已经被他视为眼中钉。根据我们安插在察哈尔的探子传回的密报,林丹汗最快在开春冰雪消融之后,就会集结大军,对我科尔沁部发动一场所谓的‘统一’战争!而他的身后,站着整个后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