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是这般短视。
一名来自兵部的、须发皆白的老郎中,在仔细观察了许久之后,终于忍不住,站了出来,用一种带着强烈震撼的语气,反驳道:
“不对!诸位大人,此言差矣!”
他伸出颤抖的手指,指向远方的镇北军阵地,声音因为激动而显得有些高亢:“你们仔细看!他们的工事,看似简单,实则章法森严!前有深壕,可阻骑兵冲锋之势;中有铁刺拒马,可乱敌军阵型,为我火铳手创造射击之机;后有炮阵居高临下,可覆盖整个战场!这三者,层层叠叠,互为犄角,构成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完美整体!”
“这……这是一种,老夫在任何兵书之上,都闻所未闻的、全新的野战防御阵型啊!此军的领兵之人,绝对是当世名将!绝非畏战之辈!”
一时间,城楼之上,怀疑派与务实派,吵作了一团,谁也说服不了谁。
而就在这片混乱的争吵声中,没有人注意到,在人群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名身穿着飞鱼服、腰挎绣春刀的锦衣卫百户,正用另一架更为小巧的单筒望远镜,以一种绝对冷静的、不带丝毫感情色彩的目光,一动不动地,观察着远处镇北军的每一个细节。
在他的另一只手中,还握着一册线装的小本子和一支炭笔。
他一边观察,一边飞快地,在本子之上,用一种外人根本无法看懂的、混合了符号与草书的速记方式,将自己看到的一切,都记录了下来。
“戌时三刻,敌军……不,镇北军,全员抵达西侧三号高地。”
“无片刻休整,立时,展开阵地构筑。其挖掘工具、防御工事,皆为制式,疑似早已备好,可快速组装。”
“全军,以哨声与旗语指挥,令行禁止,效率……恐怖。”
他,就是崇祯皇帝,派出的,另一双“眼睛”。
在这位生性多疑的帝王心中,即便是在最绝望的时刻,他也绝对不会,将自己和整个帝国的命运,完全托付给一支他无法理解、更无法掌控的“奇兵”。
他需要观察,需要记录,需要分析。
他要亲自,看清楚,这支从天而降的镇北军,究竟,是来拯救大明的神兵,还是……另一头,比建州女真,更加难以预测的,猛虎。
喜欢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20xs.org)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