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到现代,这就是“化敌为友的前提:你得有‘控住对方’的底气,不然就是真‘纵虎’”。比如公司处理“泄露小机密的员工”,不开除反而让他负责“信息安全”,前提是公司有“信息追踪系统”能监控他,还有“保密协议”能约束他;要是没这些控制手段,随便放,只会让他更肆无忌惮。
当代案例:公司处理“疑似跳槽的核心销售”,控住+收心,反而留人才
某快消公司的核心销售小张,因不满“提成没兑现”,偷偷联系竞品想跳槽,还跟几个下属说“要是提成再不发,咱们一起走”。销售总监知道后,没开小张,反而做了两件事:
1.给“控制权”:先兑现了小张的部分提成,说“剩下的月底发,我已经跟财务确认了”;
2.给“价值感”:让小张带“新区域开拓项目”,承诺“项目利润的5%归你和你的团队”;
3.留“约束”:跟小张签了“补充协议”,约定“要是1年内跳槽,得返还已发的提成和项目奖金”。
小张一算:提成能拿到,还有新项目分红,要是跳槽还得赔钱,反而不跳了。最后他带团队开拓了新区域,给公司多赚了200万——要是总监当时没“控住”(签补充协议、兑现部分提成),直接放小张,小张肯定带着下属跳槽,公司损失就大了。
三、当代“化敌为友”案例:不硬压、算得准、能控住,轻松搞定对立
不管是企业管理、社区治理,还是职场博弈,像廉希宪一样“算准人心+控住风险”的人,总能把“敌人”变成“帮手”;而那些“盲目硬杀”的,往往越搞越糟。
案例1:社区“商户罢市危机”,给安全感+控风险,化对立为配合
某社区商业街的商户,因“疫情后客流量少,还涨了物业费”,想联合罢市。社区主任没硬压,反而:
1.给安全感:承诺“物业费先按原价交,3个月后根据客流量再定涨多少”;
2.给价值感:帮商户对接“社区团购平台”,让商户线上卖货,还搞“社区消费券”活动,吸引居民来逛街;
3.控风险:让带头罢市的商户当“商业街管理小组组长”,负责协调商户和社区的关系,同时约定“要是再无故罢市,就取消所有扶持政策”。
结果商户不仅不罢市了,还主动配合社区搞活动,线上线下销量都涨了——主任的“放”,是因为算准“商户只是缺客流和安全感”,又通过“让商户当组长+约定条款”控住了风险,不是真的放任不管。
案例2:企业“被并购团队叛逃风险”,给归属+控技术,留住核心
某科技公司并购一家AI小公司,小公司的技术团队因“怕核心算法被抢、自己被边缘化”,想集体跳槽到竞品公司。并购方的CTO没硬裁,反而:
1.给归属:成立“AI创新小组”,让小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当组长,承诺“算法专利归小组所有,利润分10%给小组”;
2.给资源:拨了200万研发预算,还帮小组对接公司的核心客户;
3.控风险:跟技术团队签“保密协议”,约定“要是跳槽,3年内不能从事同类AI研发,还得赔偿研发投入”。
最后技术团队没跳槽,还研发出了新的AI产品,帮并购方拿到了大客户的订单——这和廉希宪的逻辑完全一致:先解决对方的“怕”(怕被抢、怕边缘化),再用“规则”控住风险,最后给“价值”让对方留下来,反而能创造更多价值。
四、核心启示:想“化敌为友”,记住廉希宪的3个“不犯傻”
1.不犯“盲目硬杀”的傻:遇到对立群体,别先想着“清除”,先想“他们怕什么、想要什么”——怕被清算就给安全感,想要价值就给机会,别把“犹豫的人”逼成“真敌人”;
2.不犯“无控纵虎”的傻:“放”的前提是“能控住”——要么有规则约束(比如保密协议、约定条款),要么有实力压制(比如八春的兵权、公司的资源),没控住就放,只会留后患;
3.不犯“只给甜不给压”的傻:“收心”不是“无底线纵容”,要“甜压结合”——给安全感和价值感是“甜”,留约束和规则是“压”,只有甜没有压,对方反而会得寸进尺。
【原文】廉希宪
廉希宪为京兆。四川宣抚使浑都海反,西川将纽邻奥、鲁官将举兵应之。蒙古八春获之,系其党五十余人于乾州狱,送二人至京兆,请并杀之。希宪谓僚佐曰:“浑都海不能乘势东来,保无他虑。今众志未一,犹怀反侧,彼若见其将校执囚,或别生心,为害不细。可因其惧死,并皆宽释,就发此军余丁往隶八春,上策也。”初八春既执诸校,其军疑惧,骇乱四出,及知诸校获全,纽邻奥、鲁官得释,大喜过望,人人感悦。八春果得精骑数千,将与俱西。
评:所以隶八春者,逆知八春力能制之,非漫然纵虎遗患也。八春能死之,希宪能生之,畏感交集,不患不为我用矣!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