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瓘:识人要看“骨子里的本性”,对付隐患别等“养大了”
陈瓘(谥号忠肃)在朝会时,看到蔡京盯着太阳看,看了很久都不眨眼。他后来常跟人说:“蔡京这精神头不一般,以后肯定能当大官。但他这么自负,连太阳都敢直接硬盯,我担心这人要是掌权了,肯定会自私妄为,眼里没有君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后来陈瓘担任谏官,就开始公开弹劾蔡京的恶行。当时蔡京负责起草朝廷文书,还没暴露太多奸邪的本质,大家都觉得陈瓘说得太过分了,蔡京也通过亲近的人来为自己辩解。陈瓘却引用杜甫的诗说:“射人先射马,擒贼须擒王!”——意思是要尽早遏制蔡京,免得他日后做大,因此弹劾得更坚决了。
直到后来蔡京真的得势,权倾朝野、祸乱朝纲,人们才想起陈瓘当初的警告,后悔没早点听他的话。
不被“当下的表象”迷惑,从“性格细节”预判未来,还敢提前出手,这勇气和眼光太顶了!
要是陈瓘只觉得“蔡京盯太阳是眼力好”,没看穿背后的“自负野心”,可能就不会提前弹劾;要是他因为“众人不理解”就放弃,也不会留下这段“先见之明”。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从“敢盯太阳”这个小细节,看透蔡京“恃才傲物、目无规矩”的本性,还明白“对付隐患要趁早”,哪怕孤立无援也不退缩。
陈瓘的智慧,在于看透“细节里藏着本性,本性早晚会决定行为”:蔡京“盯太阳不眨眼”,表面是“眼力强”,实则是“自负到敢挑战规则”,这种本性一旦有了权力加持,必然会失控。而对付这种“潜在隐患”,不能等它暴露得明明白白,要在苗头刚出现时就警惕、遏制。
生活里遇到“看似厉害却透着自负”的人,别只羡慕对方的能力,要留意他是否懂得敬畏规则;职场上发现“有隐患的人和事”,别想着“等别人先出头”,能提醒就提醒、能制止就制止,不然等隐患变大,自己也可能被牵连。
【管理智慧】
一、陈瓘的“细节读心术”:不看“当下多老实”,只盯“反常行为藏的性格”
蔡京“视日不瞬”这事儿,表面看是“视力好、精神足”,但陈瓘盯的是背后的“性格底色”——连太阳这种常人不敢直视的东西,他都敢硬盯着不眨眼,本质是“自负到藐视规则、挑战权威”。这种人一旦有了权力,不会收敛,只会更膨胀:觉得“自己最厉害,谁都管不了”,最后必然会私欲泛滥、无视规矩。
就像现在有人“开会时总打断领导说话,还觉得自己的想法最对”,表面是“积极发言”,实则是“自负到没分寸”;有人“刚进公司就敢质疑多年的老流程,还不听解释”,表面是“有想法”,实则是“野心压不住,想踩着别人立威”——这些反常小行为,早把“不好管、会乱搞”的信号露出来了。
当代案例1:职场“新人硬刚老规矩,背后藏野心,最后搞砸项目”
公司来了个管培生小孙,刚入职就对“部门周报流程”指手画脚:“现在都用数据分析了,还写这么多文字干嘛?我重新改个模板!” 老同事劝他:“这模板用了5年,跟其他部门对接都靠它,先熟悉再改也不迟。” 可小孙根本不听,直接自己做了个“全是图表的模板”,还强迫大家按他的来。
结果周报交上去,其他部门看不懂图表,对接全乱了;领导问数据来源,小孙答不上来(他为了好看,随便凑了数据)。最后项目延期,小孙还觉得“是大家不配合”——这跟蔡京“视日不瞬”的自负如出一辙:仗着自己有点新想法,就藐视老规则,没能力还硬折腾,早晚出问题。要是当时有人像陈瓘一样,看出他“硬刚规矩”背后的自负,提前提醒,也不会栽这个跟头。
当代案例2:商业“创业者敢赌违规操作,表面是‘敢闯’,实则是‘无底线’”
朋友老吴接触过一个做跨境电商的创业者老郑,老郑总炫耀:“我敢走‘灰色清关’,比别人快一半,成本还低!” 老吴劝他:“这违规啊,一旦被查,公司就没了。” 老郑却不屑:“别人不敢我敢,这才是机会!”
结果不到半年,老郑的货被海关扣了,不仅赔了几百万货款,还被列入“失信名单”,公司直接倒闭。老郑这种“敢闯违规红线”的行为,跟蔡京“敢敌太阳”本质一样:都是“为了利益,连规则都敢踩”,表面是“魄力”,实则是“没底线”——陈瓘早就懂:这种“敢挑战权威/规则”的人,一旦没了约束,只会越走越偏。
二、陈瓘的“坚持:别人觉得‘小题大做’,他偏要‘掐灭小火苗’”
当时蔡京还没“暴露本性”,只是个普通官员,大家都觉得陈瓘“揪着小问题不放,太过分”,连蔡京都找关系“解释”。但陈瓘认准了“射人先射马,擒贼须擒王”——坏苗头刚冒出来时不掐灭,等它长成大树,就没法收拾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