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还觉得“大佬就是谦虚,赛道还能火好几年”,老郑却赶紧把手里的新能源基金、股票全卖了。结果没过半年,新能源赛道果然降温,很多没实力的企业倒闭,股价跌了一大半,没撤资的人亏得血本无归;只有老郑因为“提前撤资”,不仅没亏,还赚了一笔——这跟万二“提前跑路”一样:行业大佬的“提醒”不是没道理,听懂了就能躲过大跌。
二、万二的“反侥幸逻辑”:别人觉得“没事”,他觉得“要出事”,不赌“运气”
当时江南的富豪们,肯定也有人听到了朱元璋的诗,但大多觉得“皇帝就是发发牢骚,还能真来抄家?”“我家这么有钱,皇帝说不定还得靠我交税,不会动我”——这种“侥幸心理”,最后把他们全坑了。
万二却没赌“运气”,他知道“皇帝的心思最难猜,宁可信‘要出事’,也别信‘没事’”。就像现在有人觉得“老板不会裁我,我在公司这么久了”“政策不会管到我,我这小公司没人注意”,结果裁员、整顿一来,第一个被盯上的就是“侥幸的人”。
当代反例:老板觉得“政策不会管小公司”,侥幸不转型,最后倒闭
有个开小托管班的老板老王,“双减”政策下来后,别人都转型做“课后看护”,不搞学科辅导了,老王却觉得“我这托管班就10来个孩子,没人会注意”,照样偷偷给孩子补数学、英语。
结果没过多久,就被家长举报了,教育局上门检查,不仅罚了他5万块,还把托管班查封了——老王就是“侥幸心理”太重,没学万二“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最后只能倒闭。
三、核心启示:想不做“被抄家的江南富豪”,记住万二的3个“保命动作”
不管是职场、商业,还是投资,想听懂“弦外之音”、避开风险,照着万二这3步做,准没错:
1.别只听“表面话”,要想“背后的需求/情绪”
朱元璋说“羡慕江南富豪”,背后是“不平衡,想拿捏”;老板说“优化架构”,背后是“要裁员”;政策说“规范行业”,背后是“要管钱袋子”——听到话先别急着下判断,多问自己“说这话的人,真正想干啥?”
2.别赌“运气”,宁可信“风险要来了”
别觉得“这么多人,不会轮到我”“就一次,不会被发现”——万二没赌“朱元璋不会动他”,最后活下来了;那些赌运气的富豪,全栽了。风险面前,“小心驶得万年船”永远没错。
3.看出风险别犹豫,赶紧“转移资产/跑路/转型”
万二没等“抄家”开始,就把财产托付、带家人跑路;小周没等“裁员”开始,就找好下家;老吴没等“双减”开始,就转型——风险不会等你“准备好”,越犹豫,越容易被拖进去。
简单说,万二的故事就是教我们:有钱不如有“风险嗅觉”,听懂“弦外之音”不如提前行动。别等“皇帝的刀”架到脖子上,才想起要跑,那时候早就晚了。
【原文】万二
洪武初,嘉定安亭万二,元之遗民也,富甲一郡。尝有人自京回,问其何所见闻,其人曰:“皇帝近日有诗曰:‘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二叹曰:“兆已萌矣!”即以家赀付托诸仆干掌之,买巨航,载妻子,泛游湖湘而去。不二年,江南大族以次籍没,独此人获令终。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