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谟:“天上掉的‘馅饼’,大概率是‘陷阱’的伪装”
进士陈良谟是湖州安吉州某村人。正德二年,安吉州大旱,其他乡颗粒无收,就他们村靠堰塘的水灌溉,庄稼大丰收。州官却按“全州受灾”上报,他们村也跟着免了租税。
第二年又发大水,别的乡农田全被淹了,他们村地势高,又一次独独丰收。州官还是按“全州受灾”上报,租税又免了,他们村还趁机低价买下其他乡百姓变卖的田产、家具,一下子赚了三倍的钱。
这下村里不管大户小户,天天摆宴享乐,没有一天停歇。陈良谟却跟族人说:“咱们村要遭大灾祸了!”族人问:“为啥啊?”他回答:“咱们没那个福气承受这种连续的好处啊!咱们家还有郁家、张家,家底稍微厚点,可能还好点;像俞、费、芮、李这四户小姓,恐怕躲不过去。”他的叔伯兄弟根本不相信。
没过多久,村里爆发大瘟疫,俞、费、芮、李四家男女老少,几乎死绝了,只有费家还剩下五六个人。叔伯兄弟想起陈良谟之前的话,心里发慌,又问他:“咱们三家最后会咋样?”陈良谟说:“虽然不会像那四家那么惨,但肯定也会有损失。”过了一年,这三家果然陆续遭遇火灾,家产受损。
贪来历不明的好处,早晚要还!
说到底,这种“明明丰收却跟着蹭灾荒福利”的便宜,本就不是该得的,连鬼神都忌讳。而且祸福本来就是互相转化的,再加上村里人赚了钱就大肆挥霍、浪费东西,遭灾其实是早晚的事。
陈良谟的智慧,在于没被“连续丰收+免租+低价囤货”的好事冲昏头,反而看清“不符合常理的好运,背后藏着灾祸”——村里明明没受灾,却连续两年蹭灾荒政策的福利,这种“冒领的好处”本就不稳固,再加上村民得意忘形、大肆享乐,更是把“福气”作没了。
生活里遇到“明明不该自己得,却送上门的好处”(比如低价捡漏却没搞清来源、莫名占了别人的便宜),别轻易接;职场上碰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好处、不符合规则的利益”,也别贪心。记住:“不该得的好处,拿得越欢,后面要付出的代价越大。”
【管理智慧】
一、陈良谟的“福气清醒术”:不看“眼前爽”,只盯“能不能扛住”
陈良谟不是会算命,是看透了两个“幸运背后的坑”,放到现在看也超戳心:
1.“躺赢的福气”≠“该得的本事”,根基薄的人扛不住
村子丰收,靠的是“地势好+州官误报”,不是村民自己“种地本事强”;赚的钱,靠的是“别人受灾低价捡漏”,不是“正经经营”——这种“天上掉的福气”,就像大风刮来的钱,根基浅的人(比如俞、费等小姓),没能力守住,反而会被“福气”压垮。
就像现在有人“靠运气中了彩票”“靠风口赚了快钱”,却没本事管钱、没脑子规划,最后要么挥霍一空,要么被人骗走,甚至惹上麻烦——福气超出能力范围,就是祸气的开始。
2.“过度狂欢”是在“耗福气”,得意忘形必翻车
村民赚了钱就天天宴乐,本质是“把幸运当常态,把挥霍当应该”——就像现在有人“刚涨薪就买奢侈品”“刚签大单就懈怠摸鱼”,不知道“幸运不会一直有,过度消耗早晚会反噬”。陈良谟的厉害,就是没跟着飘,反而看到“狂欢背后的隐患”。
当代案例1:职场“幸运儿签大单后飘了,最后丢客户还失业”
小吴刚入职半年就撞上“大运”:一个老客户主动找他合作,签了个50万的大单(平时同事最多签10万)。小吴一下飘了,觉得“自己是销售天才”:
-客户要改方案,他懒得加班,让实习生随便改,结果改得漏洞百出;
-领导让他跟进后续服务,他天天摸鱼,客户打电话他总不接;
-还跟同事炫耀“这单我躺赢,以后还能签更大的”,连基础的客户维护都不做。
结果不到三个月,客户因为“服务差、方案烂”,直接终止合作,还把小吴投诉到公司。领导一气之下把小吴开除,小吴找工作时,因为“搞砸大客户”的黑历史,行业里没人敢要——这跟俞、费四家一样:靠运气赚的“福气”,没本事守,还得意忘形,最后只能翻车。
当代案例2:商业“小店爆红后狂扩张,最后倒闭还欠债”
朋友老周开了家网红小吃店,靠一款“爆浆豆腐”意外爆红,排队能排两小时。老周飘了,觉得“自己是餐饮大神”,没做任何调研就扩张:
-三个月内开了5家分店,每家店租金都要3万;
-为了赶工期,食材采购不把关,豆腐用劣质的,酱料也偷工减料;
-还天天跟人吹嘘“一年要开20家店,上市不是梦”,连员工培训都省了。
结果不到半年,分店因为“口味差、卫生差”没人光顾,总店也因为“扩张资金链断了”,连房租都交不起,最后只能倒闭,还欠了供应商10万货款——老周这就是“没福气消受爆红的好运”:靠运气火了,却没能力运营,过度消耗口碑,最后福气变祸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