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案例2:老板“工厂巡查不摆谱,把福利分给工人,生产效率涨了”
开服装厂的老板老周,每次去工厂巡查,都会把车间主任准备的“特供水果”分给流水线的工人,还会跟工人一起在食堂吃饭,听他们说“哪个工序太累”“工资能不能涨点”。遇到工人提的合理要求,他都会记下来,回去就落实,比如给累的工序加人手,给工龄长的工人涨工资。
后来工厂接到一个紧急订单,要在一周内赶工,工人不仅没抱怨,还主动申请加班,最后提前两天完成了订单。车间主任说:“周总不把工人当外人,工人自然愿意为他干活!”——这就是王琼的“拢心逻辑”:领导接地气,不占小便宜,分享资源,基层才会有干劲,遇到事才会顶上去。
四、对比梅衡湘:务实不分大小,关键是“懂行+不浪费”
文中还提到梅衡湘在播州当监军时,出发前申请了三千两公款(帑金)当犒赏费用,等事情办完,只花了四百两,剩下的全登记上报给朝廷,一分钱没乱用。虽然王琼和梅衡湘的做事风格、手段不一样,但核心是一样的:务实、懂行、不浪费资源。
不过也提到“当时法网疏阔,故豪杰得行其意;使在今日,则台谏即时论罢矣”——意思是当时的制度没那么严,所以像王琼这样的豪杰能放开手脚做事;要是在现在,可能会被纪检部门(台谏)弹劾。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懂行不瞎折腾、善用资源激励人”的智慧,放到现在依然管用。
五、核心启示:想做“务实派高手”,记住3个“不瞎搞”动作
不管是管理团队、做项目,还是基层做事,王琼的故事都在说:懂行才敢拍板,会激励才有人跟,接地气才有人卖命。
1.不瞎跟风:遇到事先想“自己懂不懂”,别别人说啥就是啥
王琼没跟着王宪发兵,是因为他懂花马池的防御;老吴没跟着派营销支援,是因为他懂区域情况——遇到事别慌着“随大流”,先问自己“我了解情况吗?真的需要这么做吗?”,懂行才敢说“不”,才不会瞎折腾。
2.不抠小钱:下属干活有结余/立功,别克扣,该赏就赏
王琼把羡银赏给指挥,老郑把结余赏给装修团队——别把“省钱”当目的,下属帮你省了钱、立了功,把好处分给他们,他们才会更卖力,反而能帮你赚更多钱。
3.不搞特殊:别把自己当“领导”,跟下属分享资源,拢住人心
王琼巡边分物资,老吴出差分招待品——领导不搞官僚主义,不占小便宜,愿意跟下属分享,才能拢住人心,遇到事才会有人跟你一起扛。
简单说,王琼的厉害,不是“有权有势”,是“懂行、务实、会做人”——不瞎指挥,不抠门,不摆谱,这样的人不管在古代还是现在,都能把事做好,把人聚好。
【原文】王琼
嘉靖初年,北虏尝寇陕西,犯花马池,镇巡惶遽,请兵策应。事下九卿会议,本兵王宪以为必当发,否恐失事。众不敢异。王琼时为冢宰,独不肯,曰:“我自有疏。”即奏云:“花马池是臣在边时所区画,防守颇严,虏必不能入。纵入,亦不过掳掠;彼处自足防御,不久自退。若遣京军远涉边境,道路疲劳,未必可用,而沿途骚扰,害亦不细,倘至彼而虏已退,则徒劳往返耳。臣以为不发兵便!”然兵议实本兵主之,竟发六千人,命二游击将之以往。边批:只是不深知晋溪故。至彰德,未渡河,已报虏出境矣。
按:晋溪在西北,修筑花马池一带边墙,命二指挥董其役。二指挥甚效力,边墙极坚,且功役亦不甚费,有羡银二千余,持以白晋溪。晋溪曰:“此一带城墙,实西北要害去处,汝能尽心了此一事,此琐琐之物何足问!即以赏汝!”后北虏犯边,即遣二指挥提兵御之。二人争先陷阵,其一竟死于敌。晋溪筹边智略类如此。又晋溪总制三边时,每一巡边,虽中火亦费百金,未尝折乾,到处皆要供具,烧羊亦数头,凡物称是。晋溪不数脔,尽撤去,散于从官,虽下吏亦沾及。故西北一有警,则人人效命。当时法网疏阔,故豪杰得行其意;使在今日,则台谏即时论罢矣。梅衡湘播州监军,行时请帑金三千备犒赏之需,及事定,所费仅四百金,登籍报部,无分毫妄用。虽性生手段大小不同,要亦时为之也。
喜欢智囊里的管理学请大家收藏:(m.20xs.org)智囊里的管理学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