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和平景象下的惊雷
西非,某国腹地。与“希望之谷”的紧张不同,这里相对平静。中国维和工兵分队的一个步兵护卫连,正在协助当地村民修建一座小型水电站。烈日下,中国士兵们赤膊上阵,和当地青壮年一起搬运石块、搅拌水泥,孩子们围着他们嬉笑打闹,妇女们则送来清凉的井水。一幅军民鱼水情的和谐画面。
连长陆军少校杨震,正和村里的长老蹲在树荫下,对着简陋的图纸比划着引水渠的路线。这时,通讯员急匆匆跑来,脸色煞白,将卫星电话递给他,低声道:“连长,最高急电!”
杨震心头一沉,那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他。他走到僻静处接通,电话那头传来的命令,与周锐接到的一模一样,冰冷、急促、不容置疑:“……立即中止一切活动,全员携带武器,不惜一切代价,于90分钟内抵达坐标点K-11(位于45公里外的一处山谷)。接应代号‘东风’。如遇任何阻碍,无论其身份——当地武装、政府军、叛军、乃至他国维和部队——授权自由开火,清除威胁,确保按时抵达。重复,不惜一切代价!”
杨震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他看了一眼不远处祥和的建设场面,看了一眼那些信任地望着他的村民和部下,一股巨大的荒谬感和撕裂感涌上心头。“不惜一切代价”?“自由开火”?目标是……可能是友军?这道命令的残酷性,远超他的想象。
但他没有时间犹豫。军人的本能压倒了一切。“明白!坚决执行!”他沉声回答,挂断电话。
瞬间,杨震脸上的温和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猎豹般的锐利和冷峻。他吹响了紧急集合哨。
二、 钢铁洪流:碾压与抉择
和谐的工地气氛瞬间凝固。士兵们虽然不明所以,但看到连长骤变的脸色和急促的哨音,立刻放下手中的工具,以最快速度冲向装备存放点,穿戴战术背心,领取武器弹药。整个过程在无声中高效完成,刚才还在一起劳动的军民,瞬间泾渭分明。
车队迅速集结——几辆轮式装甲运兵车和越野车。杨震跳上头车,抓起车载电台麦克风,声音冰冷地传达命令,并特别强调了“自由开火”的授权。电台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道命令的极端性震惊了,但无人质疑。
车队如同离弦之箭,冲出村庄,卷起漫天尘土,将错愕的村民和未完工的水电站抛在身后。他们的路线,需要穿过一片长期以来多方军阀混战的区域。
果然,在驶入一片丘陵地带时,前方传来了激烈的交火声。通过望远镜,杨震看到,正是两个长期敌对的军阀武装,为了争夺一处战略制高点而打得不可开交。弹道在空中交织,炮弹零星爆炸。
“连长,绕路吗?”驾驶员紧张地问。
“不!直接穿过去!打开所有车灯,拉响警报!全速前进!”杨震斩钉截铁。他没有时间绕路。
中国维和部队的车队,如同一条钢铁巨蟒,悍然闯入了枪林弹雨的战场核心!刺耳的警报声和耀眼的车灯,瞬间吸引了交战双方的注意。子弹偶尔“砰砰”地打在装甲车上,迸射出火星。
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发生了。当交火的双方军阀士兵,看清了车上鲜明的UN标识和中国国旗,以及那股一往无前、无视生死的气势后,他们的枪声竟然渐渐稀疏下来!无论是政府军还是叛军,都不约而同地停止了向对方射击,甚至下意识地将枪口压低,默默地注视着这支庞大的中国车队从战场中央疾驰而过。他们脸上写满了困惑,但更多的是一种对这支力量本能的敬畏和……或许是意识到有更大事情发生的直觉。战火,竟为中国维和营让开了一条通道。
三、 与“友军”的碰撞:意志与实力的碾压
刚冲出交战区不久,更大的麻烦来了。根据联合国方面仓促下达的指令,一支附近驻守的美军维和巡逻队(一个排的兵力),奉命设置路障,试图拦截“擅自脱离岗位”的中国军队。
美军士兵们脸上带着西方军队特有的、混合着优越感和执行命令的机械表情,站在路障后,示意中国车队停车。带队的美军少尉拿着扩音器喊道:“中国维和部队,立即停车!你们违反了联合国指令!接受检查!”
车队速度丝毫不减,直冲路障而去。
脸色一变,下令士兵举起武器警告。
“打!”杨震怒吼一声。
瞬间,
战斗素养高下立判。,但在这种突如其来的、强度极高的遭遇战中,显得准备不足,战术动作僵硬。
p杨震透过车窗,看到的是一张张因极度恐惧而扭曲的脸,他们瘫软在地,连抬头看的勇气都没有。所谓的“高傲”,在真正的死亡铁流面前,不堪一击。
四、 人民的馈赠与最后的集结
然而,在激烈的交火中,一辆负责殿后的越野车被流弹击中了发动机,瘫痪在路中央。车上的几名士兵跳下车,准备将重要装备转移到其他车辆上,但时间紧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雄兵连之黎明之刃请大家收藏:(m.20xs.org)雄兵连之黎明之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