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我瞎想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一定对,让指导员见笑了。”傅水恒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谦逊,微微低下头。
“不,很有道理。并非空想,具有很强的实战指导意义。”李指导员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自谦,语气肯定。他略微压低了声音,“不瞒你说,傍晚时分,我跟团部通过一次短暂的电报(他们随身携带了一部小型便携式电台,这是我们当时想都不敢想的先进装备)。周团长听了我的初步汇报,对你和你们这支队伍的情况很感兴趣。他让我正式问你,”李指导员的目光骤然变得严肃而锐利,紧紧盯着傅水恒的双眼,“如果组织上经过研究,决定信任你,给你一个正式的八路军番号,你能不能把这个队伍带好?能不能严格遵守我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一切规章制度,保证一切行动听指挥,坚决服从党的领导?”
傅水恒闻言,猛地从大石头上站起身,身体挺得如同一杆标枪般笔直。尽管他身上那件混合了泥土、汗渍和硝烟痕迹的破旧衣服,让这个严肃的军姿显得有些滑稽,但那一刻,从他身上勃发出来的那种混合着激动、决绝与无比郑重的气势,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永生难忘。
“请组织考验!”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略带沙哑,却异常洪亮,在山谷间激起微弱的回音,“傅水恒,以及游击队全体队员,坚决服从党的命令,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为赶走日本帝国主义,建设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那一刻,我知道,事情成了!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喜悦和踏实感,像暖流一样瞬间涌遍我的全身,几乎让我眼眶发热。我们终于,要有根了!
第二天,李指导员带着两名战士先行返回团部进行详细汇报,同时将傅水恒熬夜整理出来的一份关于周边敌情动态、详细地形地貌分析以及游击队初步整训设想方案的报告带了回去。那份报告条理之清晰、分析之透彻、设想之前瞻,再次让留下的那两位协助我们的八路军战士看得啧啧称奇,看向傅水恒的眼神里,多了几分由衷的敬佩。
等待的日子显得格外漫长,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期待的焦灼。几天后,李指导员终于再次出现,与他同来的,还有团部的一位宣传干事和两名警卫员。这一次,他的脸上带着明朗而庄重的笑容。
他将我们所有人集合在窑洞前那片最大的空地上。没有红旗,没有标语,只有太行山苍茫的天穹和呼啸而过的山风作为背景。全场寂静无声,连平日里偶尔哭闹的孩子,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不寻常的气氛,被母亲紧紧搂在怀里,睁大了眼睛。
李指导员站在一块稍高的土坡上,目光缓缓扫过我们每一张因为激动而微微涨红、因为期盼而略显紧张的脸庞,然后从怀中郑重地取出一张盖着红色印章的纸页。
“同志们!”他清朗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根据八路军第129师司令部命令,及对当前敌后抗日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兹决定:正式改编原太行山抗日游击小队,授予八路军第129师独立游击支队第一中队番号!任命傅水恒同志,为第一中队中队长!”
“啪!”傅水恒脚跟用力并拢,发出一声清脆的撞击声,抬起右臂,敬了一个无比标准、带着破风声的军礼。这个动作,比上一次见到时,不知标准了多少倍,显然他又在“炎黄”那里下了功夫。
李指导员庄重回礼,继续宣读命令:“希望第一中队全体指战员,在傅水恒同志带领下,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英勇作战,积极发动群众,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插入敌后的一把尖刀,为抗战胜利,建立功勋!”
没有鲜花,没有喧天的锣鼓,只有山风更猛烈地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尘土,以及我们几十颗在胸膛里剧烈跳动、几乎要蹦出来的心脏。但就在那一刻,我感觉脚下这片饱经战火、浸满鲜血的土地,仿佛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实、无比温暖。我们有了名分!我们有了归属!我们不再是乱世中的孤魂野鬼,我们是光荣的八路军战士了!
简单却庄重无比的改编仪式结束后,李指导员还代表团部,给我们带来了一份沉甸甸的“安家费”——十支保养得还算不错但明显经历过战火的中正式步枪,以及两百发黄澄澄的子弹。这些装备,或许远远比不上傅水恒系统仓库里那些超越时代的“好东西”,但这份来自组织的、实实在在的礼物,其所代表的认可与期望,意义非凡,重于千钧。
当天晚上,我们用平日里舍不得动用的储存粮食,加上傅水恒又“想办法”(自然是消耗积分从系统兑换)弄来的一点腊肉和咸菜,煮了一大锅稠粥,算是吃了一顿相对丰盛的晚饭,以此庆祝我们的新生。篝火旁,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那是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穿越到山西抗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穿越到山西抗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