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根深吸一口气,指示棒重重敲在沙盘边缘:“执行命令吧。各部队,按‘雷霆’计划,立即行动!”
命令既下,整个独立师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钟表,开始高速运转。
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潞安城外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独立师的步兵和工兵部队,在夜色和炮火间歇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清扫着城外据点,将包围圈不断收紧。而更庞大的力量,则在后方紧张地部署。
观测气球悄无声息地升空,带着高倍望远镜和简易测距仪的前进观察员,渗透到距离城墙仅千米左右的隐蔽位置。电话线被反复检查,确保畅通。庞大的骡马队和刚刚装备不久的“太行”牌卡车,将堆积如山的炮弹,从后方隐蔽的弹药库,源源不断地运抵预设的炮兵阵地。
这些阵地经过精心选择和伪装,分布在不同的方向和距离上,构成了一个围绕潞安城的巨大火力网。粗壮的130毫米加农炮炮管、敦实的105毫米榴弹炮、还有那一排排令人望而生畏的“惊雷”火箭炮发射架,在伪装网下沉默地矗立着,如同蛰伏的巨兽,只待那一声令下。
总攻前夜,陈世根几乎没有合眼。他再次核对了所有炮群的射击诸元,检查了通讯联络方案,确认了步炮协同的信号。傅水恒和傅必元也轮流守在指挥部,处理着各种突发情况。三人的配合早已炉火纯青,傅水恒负责战略决断和关键时刻的压阵,傅必元负责思想动员和后勤保障的统筹,而陈世根,则将他们的决心和意图,细化成一道道可执行的、环环相扣的命令,精准地传达下去。
这种默契,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在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中,在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比任何系统提供的便利,都更加可靠和珍贵。
拂晓前最黑暗的时刻,陈世根登上了位于潞安城东南方向的主观察所。这里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大半个战场。他举起望远镜,潞安城黑黢黢的轮廓在晨曦的微光中若隐若现,像一头沉睡的巨兽。
美军观察组的米尔顿上尉等人,也被特许来到这个观察所。他们穿着美式军装,脸上带着紧张和好奇混杂的表情,默默站在稍远的位置,举着望远镜,准备记录这他们从未想象过的炮击场面。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东方的天际线,开始透出一丝鱼肚白。
陈世根放下望远镜,看了一眼腕表。秒针,正一格一格,走向那个预定的刻度。
他拿起通往炮兵总指挥部的专用电话,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千钧之力:
“我是陈世根。‘雷霆’行动,开始。”
刹那间,仿佛天地倒转!
先是极致的寂静被一种低沉的、来自大地深处的闷响打破,那是重炮炮口制退器喷出的激波和炮闩复位的撞击声混杂在一起的前奏。
紧接着,第一声尖锐的呼啸划破黎明的静谧,如同地狱开启的号角!
“呜——”
仿佛得到了统一的指令,东南、正南、西南……多个方向上,七十二门105毫米榴弹炮和130毫米加农炮,同时发出了怒吼!
“轰!!!!!!”
巨大的声浪汇合成一股实质性的冲击波,猛地撞在观察所的防弹玻璃上,发出令人牙酸的震颤。脚下的大地剧烈地抖动起来,仿佛发生了持续不断的地震。米尔顿上尉和他的同僚们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脸上瞬间失去了血色,有人甚至差点扔掉望远镜去捂耳朵。
这仅仅是开始!
重炮齐射的轰鸣尚未平息,另一种更加恐怖、更加密集、更加令人灵魂战栗的声音,如同死亡的交响乐,骤然加入!
那是“惊雷”火箭炮!
一百四十四门火箭炮,分布在三个主要阵地上,此刻同时点火发射。那不是一声一声的炮响,而是一片!是无数道炽热的流光拖着长长的尾焰,撕裂了尚未完全明亮的天空,如同狂暴的金属风暴,向着潞安城倾泻而去!
“咻——咻——咻——咻——!!!!!”
密集的尖啸声连成一片,掩盖了世界上一切其他的声音。天空被染成了诡异的橘红色,那是火箭弹尾焰映照出的色彩。无数道烟轨在空中交织,形成一张巨大无比的、死亡的罗网,精准地罩向目标。
下一秒,潞安城,沸腾了!
首先是城墙!
预先计算好的交叉火力点,集中了超过一个重炮营的火力,对着几处选定的薄弱城墙段,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猛烈轰击。巨大的烟柱混合着砖石碎屑,如同喷泉般冲天而起。在望远镜里,可以清晰地看到,那段饱经风霜的古老城墙,在如此密集、如此猛烈的炮火打击下,如同被无形巨锤反复捶打的酥糖,表面先是出现裂纹,然后大块大块地剥落、崩塌!烟尘尚未散尽,更多的炮弹又准确无误地落在缺口和周围,进一步扩大着创面!
与此同时,城内的爆炸更是如同炼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穿越到山西抗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穿越到山西抗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