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意外巧合)。
(陈世根参谋长视角)
朔风如刀,卷起华北平原上的干冷黄土,扑打在脸上,带着一种刺骨的寒意。我勒住马缰,立于一座低矮的土丘之上,身旁是师长傅水恒和政委傅必元。我们三人,连同身后这支刚从东北血火中冲杀出来、未及洗去征尘的独立师,就这样静静地、却又带着千钧重压,出现在了北平这座千年古都的城墙之外。
举目远眺,那座巍峨的、承载了无数王朝兴衰的城池,在冬日灰蒙蒙的天幕下,如同一头蛰伏的巨兽。灰色的城墙蜿蜒伸展,角楼、箭楼依稀可见,沉默中透着一股历史的沉重与末路的惶然。城头之上,青天白日旗依旧在寒风中无力地飘荡,但任谁都能感受到,那旗帜下的坚持,已然摇摇欲坠。
“好一座北平城。”傅水恒师长放下望远镜,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他脸上风霜刻痕又深了几分,东北战场的惨烈尚未从眉宇间完全褪去,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没想到,我们这么快就从松花江边打到了这故都城下。”
傅必元政委接口道,他的语气则更显沉稳与深思:“是啊,老傅。总部首长命令我们‘隔而不打’,这步棋,意味深长啊。既要困住傅作义,让他动弹不得,心存畏惧;又要争取和平解放,保全这座文化古都,减少将士和百姓的伤亡。这比单纯的攻坚克难,更考验我们的智慧。”
我点了点头,作为师参谋长,我必须将总部这宏大而精妙的战略,转化为我们独立师具体、可执行的每一步行动。“师长,政委,总部意图明确:军事包围为基,政治攻势为上。我们要扎紧篱笆,让傅作义感到压力,但又不能逼得太急,狗急跳墙。同时,要把我们的政策,像春风一样,吹进城里去,瓦解其军心,争取其民心。”
傅师长目光扫过前方开阔地和远处的城墙轮廓,决然道:“世根,说说你的具体想法。这包围圈,怎么扎才能既牢不可破,又留有余地?”
我早已胸有成竹,摊开随身携带的作战地图,指着上面标注的要点:“根据侦察和上级通报的敌情,我判断傅作义部目前虽仍有数十万之众,但已成惊弓之鸟,士气低落,补给困难。其防御重点在城垣及近郊若干要点。我师负责城西及西南方向,正面宽度约十五公里。我的部署是:”
我停顿了一下,用手指在地图上划出几个箭头。
“一、构筑立体包围阵地。以各团为主干,配属师属炮兵、工兵,采取‘据点控制与机动巡逻相结合,地面封锁与地下渗透相结合’的方式。前沿,由各团派出精锐步兵营,依托村庄、高地、坟冢等有利地形,构筑坚固的支撑点和堑壕体系,形成紧密衔接的火力控制网。严格控制所有通往城内的道路、桥梁、铁路,做到昼有观察,夜有潜伏,确保一只鸟飞进去都得看看是公是母。”
傅政委颔首:“嗯,军事上的压力必须给足。要让傅作义感觉到,他的脖子已经被我们卡住了,突围是死路一条。”
“正是。”我继续道,“二、组织机动打击力量。以师直属侦察营、特务连以及各团抽调的精干分队,组成数支快速反应部队,配备骡马和部分刚刚缴获的汽车,在包围圈后方隐蔽待机。一旦发现敌军有小股部队出城骚扰、试探或试图获取物资,立即予以坚决、快速的打击,务必全歼或重创,打掉其侥幸心理。同时,这些机动部队也要负责反间谍、肃清敌特渗透的任务。”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我加重了语气,“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政治攻势。这是总部特别强调,也是政委您的强项。”
傅必元政委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没错,军事是硬刀子,政治是软刀子,有时候软刀子更伤人。世根,你考虑如何开展?”
我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首先,是‘声音’的攻势。我们已经领到了一批大功率扩音器,立即组织宣传队在选定阵地前开设广播站。挑选那些口齿清晰、富有感染力的文化教员、解放战士(特别是原傅部官兵),昼夜不停地向城内广播。内容嘛:一是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布告》,阐明我党我军政策,保障全体人民生命财产,保护工商业,保护学校、医院、文化教育机关,善待放下武器的敌军官兵;二是播送东北、淮海等战场的胜利消息,让城内守军知道蒋家王朝大势已去;三是播放家乡小调、戏曲,尤其是河北梆子、评剧,勾起守军思乡之情,瓦解其斗志。晚上,还可以用迫击炮向城内发射宣传弹,撒传单。”
傅师长咧嘴一笑:“这法子好!让傅作义的兵晚上睡不着觉,听着咱们的‘夜半歌声’,想想老家,想想老婆孩子,看他们还打不打得起精神。”
傅政委补充道:“还要加上对傅作义将军本人的喊话,晓以大义,指明出路。北平是文化古都,绝不能毁于战火,他傅宜生(傅作义字)也是中国人,应当为保全民族精华做出明智选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穿越到山西抗日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穿越到山西抗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