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头趴在鸡圈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小鸡,手里的胡萝卜递到鸡圈门口,小声说:“小鸡快吃胡萝卜,长得壮壮的!”小鸡们怯生生地凑过来,啄了一口胡萝卜碎,又赶紧缩回去,逗得小丫头咯咯直笑。
林野没闲着,他从地窖里翻出之前囤的铁丝网,把鸡圈的顶部也围了起来:“这样能防止黄鼠狼和狼偷袭,晚上也能放心。”他又在鸡圈旁边挖了个小坑,作为鸡的“厕所”,方便清理:“鸡圈要保持干净,不然容易生病,每天都要清理一次粪便。”
苏晴则帮着李嫂准备小鸡的饲料,把玉米碎和之前晒的野菜碎混合在一起,加水搅拌成糊状:“这样的饲料既有营养,又容易消化,小鸡肯定喜欢吃。”周婶和陈婶则去菜畦里摘了点嫩生菜,切碎后放进鸡圈里:“给小鸡加点蔬菜,补充维生素,长得更快。”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格外关注小鸡和鸡蛋。李嫂每天都会检查鸡蛋的温度,按时翻蛋,还会给小鸡喂食、换水、清理鸡圈;小丫头则成了小鸡的“专职看护”,一有空就趴在鸡圈边,跟小鸡说话,给它们喂菜叶;林野和苏晴则每天去后山割点新鲜的野草,切碎后拌进饲料里,让小鸡的饮食更丰富。
小鸡们渐渐适应了新环境,不再那么怯生,每天叽叽喳喳地在鸡圈里跑来跑去,啄食、喝水、晒太阳,长得越来越壮。菜畦里的蔬菜也长势喜人,菠菜和生菜已经可以采摘了,绿油油的一片,看着就让人欢喜。
五天后的早上,李嫂像往常一样去检查鸡蛋,忽然惊喜地喊起来:“快来看!鸡蛋破壳了!”大家连忙跑过去,只见旧木箱里,一颗鸡蛋的壳裂开了一道缝,里面传来“叽叽”的叫声,还有一只小鸡的尖嘴正在啄壳。
“要孵出来了!”苏晴激动地说,眼睛紧紧盯着鸡蛋。大家屏住呼吸,看着小鸡一点点啄破蛋壳,用了半个多时辰,终于从蛋壳里钻了出来,湿漉漉的绒毛,闭着眼睛,叽叽喳喳地叫着。“太神奇了!”小丫头拍手欢呼,“又多了一只小鸡!”
接下来的两天,另外两颗鸡蛋也陆续孵出了小鸡,现在鸡圈里一共有八只小鸡,叽叽喳喳的叫声,给晒谷场增添了不少生机。李嫂看着小鸡们,脸上笑开了花:“等这些小鸡长大,母鸡下蛋,公鸡能吃肉,咱们的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周婶摘了一把嫩生菜,切碎后放进鸡圈:“这些小鸡长得真快,再过一个月,就能下蛋了。”陈婶也笑着说:“到时候咱们就能天天吃鸡蛋了,小丫头也能多补补营养,长得更结实。”
林野看着鸡圈里欢腾的小鸡,又看了看长势喜人的菜畦,心里充满了希望。他从地窖里翻出更多的谷物,打算多种点玉米和小麦,等成熟了,既能自己吃,也能作为鸡的饲料,形成一个小小的循环。“等天气再暖和点,咱们把东边的荒地也开垦出来,多种点粮食和蔬菜,”他对大家说,“再挖个沼气池,用鸡粪和秸秆发酵,既能照明,又能做饭,更环保也更方便。”
“沼气池?”苏晴眼睛一亮,“我以前听说过,用粪便和秸秆发酵就能产生沼气,真的能行吗?”
“能行,”林野点了点头,“我灾前看过相关的资料,也囤了沼气池的建造图纸和工具,只要按照图纸来,就能建成。到时候咱们就不用天天捡柴火烧火了,沼气池的沼液还能当肥料,给蔬菜施肥,一举两得。”
“那可太好了!”大家都兴奋起来,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期待。
傍晚,灶房里又飘起了饭菜的香气,今天的晚饭格外丰盛,有清炒生菜、凉拌菠菜,还有两个煎鸡蛋——这是李嫂特意给小丫头和林野做的,奖励他们照顾小鸡有功。小丫头捧着碗,小心翼翼地吃着煎鸡蛋,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真好吃,谢谢李嫂阿姨!”
林野坐在门槛上,看着鸡圈里的小鸡,听着灶房里的欢声笑语,心里格外踏实。前世孤身一人的挣扎,早已被这满满的烟火气取代。他知道,未来的路还会有挑战,可能会遇到干旱、暴雨,也可能会遇到野兽的袭击,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互相扶持,有囤货的支撑,有勤劳的双手,就一定能在这灾年里,打造出一个安稳、温暖的家园。
夜风吹来,带着鸡粪的淡淡气味和蔬菜的清香,鸡圈里的小鸡们渐渐安静下来,蜷缩在一起睡觉。晒谷场的灯火渐渐熄灭,大家都进入了梦乡,梦里是满圈的小鸡、沉甸甸的粮食,还有春暖花开的日子。
而林野知道,这一切都不是梦。只要他们不放弃,不退缩,一起努力,就一定能把梦想变成现实。这灾年里的小小家园,正因为每个人的付出和坚守,变得越来越有生机,越来越有希望。
喜欢灾年求生:我靠囤货养全村女眷请大家收藏:(m.20xs.org)灾年求生:我靠囤货养全村女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