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的命令,在一个寒冷的清晨下达。曹操将亲率主力,东征吕布。荀彧、程昱等留守鄄城,稳定后方,筹措粮草。
参军曹掾署顿时忙碌起来,各种调兵文书、粮草调度计划、行军路线图,如雪片般飞来。陈暮被临时抽调,加入了一个负责协调先锋部队与后勤辎重衔接的小组。他的任务是根据最终确定的行军路线,核对沿途的水源、桥梁、险隘等情况,确保大军通行无阻,并预估辎重车队每日的行程和歇息地点。
这是一项极其繁琐却至关重要的工作。任何一点疏漏,都可能造成军队停滞、后勤脱节。陈暮几乎不眠不休,将自己埋在地图和文书里,与负责粮秣、工事的同僚反复核对,常常为了一个渡口的位置、一段道路的宽窄,争得面红耳赤。他的细致和较真,在这次任务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出征前夜,鄄城灯火通明,人喧马嘶,弥漫着大战前的紧张与躁动。陈暮终于完成了手头所有的核对工作,将厚厚一叠文书交给了上司。他走出忙碌的官署,寒风扑面,让他因熬夜而昏沉的头脑清醒了一些。
他看见一队队士兵正在军官的带领下,沉默地向城外开拔。火把的光芒映照着一张张年轻或沧桑的脸庞,有的充满战意,有的带着忧虑,有的则是一片麻木。他不知道,自己精心核对的那些路线和数据,能否帮助这些将士多一分生机,少一分危险。
回到临时的住处,陈暮发现徐元正在等他。徐元脸上也带着疲惫,但眼神中有一丝兴奋。
“明远,准备好了吗?此番东征,虽非决战,却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徐元说道,他已被任命为随军书佐,将跟随主力行动。
陈暮摇了摇头,平静地说:“我接到指令,留守鄄城,继续协助程参军处理后方事务。”
徐元愣了一下,略显失望,随即拍拍陈暮的肩膀:“留守也好,安稳。前线刀剑无眼。你在荀先生和程参军面前已留下印象,日后机会多得是。”
陈暮笑了笑,没有解释。他深知,自己能被委以留守之责,参与核心的后勤协调,本身就是一种信任。相比于前线冲杀,这种看似幕后的工作,或许更适合他这块“砥石”。
“元直兄,前线凶险,万事小心。”陈暮郑重地叮嘱道。
“放心!”徐元豪气地挥挥手,“待我随主公得胜归来,再与你把酒言欢!”
送走徐元,陈暮独自站在院子里,望着东南方向那片被夜色笼罩的天空。那里,即将燃起战火。他仿佛能听到遥远的鼓角争鸣,能感受到大地的震动。
他这块小小的砥石,未能亲临沙场,却已为这次征战,默默铺下了一方坚实的基础。他的价值,不在于斩将夺旗的荣耀,而在于确保那千军万马能够顺利地开赴战场,在于让荀彧、程昱等操盘者能够心无旁骛地运筹帷幄。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他相信,只要坚守本心,做好这“文火慢炖”的功夫,终有一日,也能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不可磨灭的痕迹。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m.20xs.org)魏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