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阳,镇南将军府密室。
烛火摇曳,映照着陈暮、王粲、崔琰以及刚刚被紧急召回的黄忠四人凝重的脸庞。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陈暮没有赘言,直接将曹操欲公开处决赵云以及各方反应道出,最后沉声道:“局势危殆,子龙将军命悬一线,刘备悲愤欲狂,周瑜隔岸观火。若赵云死,荆州恐立刻陷入刘备与周瑜的夹击之中,即便能胜,亦必元气大伤,再难抵挡曹操日后兵锋。”
黄忠须发微张,抱拳道:“主公,赵云忠义,天下共知。曹贼此举,人神共愤!末将愿率一支精兵,潜入许都,拼死也要将赵将军救出来!”他性情刚烈,最重英雄,闻听赵云遭遇,早已义愤填膺。
王粲连忙劝阻:“汉升将军忠勇可嘉!然许都如今必是龙潭虎穴,强攻劫法场,无异于自投罗网,万不可行!”
崔琰也道:“正是。需得另寻他法,既要救赵云,亦要保全我方,还不能让曹操的奸计得逞。”
陈暮目光扫过三人,缓缓说出了那个大胆的念头:“若我们……并非去劫法场,而是让曹操,‘不敢’杀,或者‘不能’杀赵云呢?”
三人皆是一怔。王粲若有所思:“明远之意是?”
“造势,与交易。”陈暮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曹操杀赵云,无非是为立威、泄愤、激怒刘备。那我们便反其道而行之。”
“第一,全力造势。仲宣,你立刻动用所有能动用的舆论渠道,不仅在荆州,更要通过商旅、流民,将曹操诬陷忠良、虐杀俘将的消息散播出去,尤其是河北、关中等地。要将他塑造成一个心胸狭窄、残害英雄的暴君形象,动摇那些尚在观望的士人之心,也让北疆那些不安分的势力更有起事的借口。”
“第二,秘密交易。”陈暮看向黄忠,“汉升,你亲自挑选绝对忠诚可靠的机敏之士,携带我的亲笔密信,潜入许都,设法绕过校事郎,直接与曹操的核心谋士如程昱、贾诩,甚至……通过特殊渠道,尝试接触卞夫人或曹丕,进行游说。”
“游说?”崔琰疑惑。
“陈明利害。”陈暮解释道,“告诉他们,杀一赵云,不过泄一时之愤,却会彻底逼疯刘备,令其与江东更加靠拢,甚至可能促使孙刘陈三家暂时联合,共抗曹操。届时,曹操将面对一个比赤壁之战时更团结的南方联盟。反之,若留赵云一命,或可将其作为与刘备谈判的长期筹码,甚至……若操作得当,或能离间刘关张赵之间的关系。一句话,杀赵云,有百害而仅有一利(泄愤);留赵云,则有百利而仅有一害(暂留后患)。如何抉择,请曹操三思。”
王粲眼中一亮:“此策可行!曹操虽怒,却非莽夫,程昱、贾诩更是明白人,必能看清其中利害。只是……如何确保消息能送到他们手中?又如何取信于人?”
陈暮取出一方小印,那是他私人信物,沉声道:“信由我亲笔所书,言辞恳切,只论大势,不涉私情。至于渠道……我们在许都,并非全无根基。之前尝试接触赵云,虽未成功,但也摸到了一些边缘门路。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亦必有通道。此事,汉升亲自负责,挑选的人,不仅要忠诚机警,更要懂得随机应变。”
黄忠肃然领命:“末将明白!必不辱命!”
陈暮又道:“同时,以州牧府名义,正式行文许都,不是为赵云求情,而是质疑!质疑曹操所指控的‘细作’罪名证据不足,要求朝廷公开审理,以正视听。此举,是将此事摆到明面上,施加舆论压力。”
他环视三人,总结道:“明暗两手,双管齐下。造势动摇其心,交易明晰其利,公文正其视听。如此,或可为一心求死的忠魂,争得一线生机!”
王粲、崔琰、黄忠皆被陈暮这番环环相扣、胆大心细的谋划所折服,齐声道:“主公英明!”
计策已定,整个荆州及其关联的隐秘网络立刻高速运转起来。
王粲调动了所有能影响的文人、说客,甚至包括一些被俘后归降的北方士人,通过各种渠道,将“曹操忌贤妒能,欲杀被俘义将赵云”的消息迅速扩散。流言如同长了翅膀,飞向中原各地,甚至传入了邺城某些对曹操不满的士族耳中。一时间,士林议论纷纷,虽不敢明面指责,但暗地里对曹操的霸道行径颇多微词。
黄忠则从军中斥候和崔琰掌握的密探中,精选出十余名胆大心细、身手不凡且绝对忠诚的死士。陈暮连夜写下密信,用词极为谨慎,既点明了杀赵云的严重后果(逼反刘备,促孙刘陈联合),也暗示了留赵云的长远利益(可作为牵制刘备乃至分化其集团的棋子),并盖上了自己的私印。
这支精干的小队,携带重金与密信,利用早已摸索出的几条隐蔽路线,分批潜入许都。他们的任务极其危险,不仅要避开校事郎的严密搜查,更要设法接触到曹操的核心圈层人物。许都城内,一时间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m.20xs.org)魏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