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春的湘水,烟波浩渺。一叶看似普通的乌篷客船,随着往来商船队,悄然驶入了泉陵码头。船主是个精瘦的中年汉子,待人接物圆滑周到,与负责检查的税吏、水军营卒都能说上几句俏皮话,顺手塞上几枚五铢钱,查验过程便格外顺畅。
谁也没有注意到,在船只卸货完毕,船主与码头小吏在茶棚歇脚闲聊时,一名作客商仆从打扮、风尘仆仆的年轻人,已借着人群的掩护,将一枚蜡封严密的细小铜管,塞进了前来“采购”军中所需山货的州牧府采买管事手中。整个过程无声无息,如同水珠汇入江河。
半个时辰后,这枚不起眼的铜管,便出现在了陈暮的书房桉头。
蜡封被小心地剥开,里面是一卷韧性极佳的薄绢,上面以蝇头小楷写满了密文。陈暮取出与徐元约定的密码本,对照着,将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字句逐一翻译。随着绢帛上的内容清晰呈现,他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眼神锐利如鹰。
庞统安静地坐在下首,看着陈暮的神色变化,并未出声打扰。他知道,能让主公如此凝重的,必定是来自北方那位“元直”兄的重要情报。
良久,陈暮放下绢帛,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将译文递给了庞统。
“元直的信。”他声音低沉,“曹操,终于要动了。”
庞统快速浏览着绢帛上的内容,三角眼中精光闪烁。信中所言,主要有三:
其一,曹操西征已定。 丞相府已正式下达集结令,以夏侯渊为征西都督,徐晃、朱灵为副,调集精兵五万,不日将兵发潼关,目标直指盘踞关中的马超、韩遂联军。曹操本人亦将随后亲赴长安督战。此举意在彻底平定关中,消除侧翼威胁,以便日后全力南向。许都留守由曹丕主持,荀攸、程昱辅左。
其二,刘备动向。 益州方面,刘备以诸葛亮总揽粮草后勤,法正为军师,张飞,廖化为先锋,集结重兵于葭萌关,对汉中的张鲁形成了泰山压顶之势。张鲁内部惶恐,其弟张卫主张抵抗,谋士杨松等人则暗中与刘备使者接触,汉中易主,只怕就在这数月之间。徐元在信中特别提到,诸葛亮曾向刘备建言:“若得汉中,则益州稳固,然亦需防北面之曹,东面之陈。” 可见刘备集团对陈暮已抱有相当的警惕。
其三,许都暗流。 曹操西征,带走了大量主力,许都及中原腹地兵力相对空虚。朝中以少府孔融、议郎赵彦为首的一些心向汉室的老臣,私下活动有所增多,虽不敢明面反对曹操,但暗中串联,似有所图。此外,孙权在屈辱求和后,派往许都的使者张纮活动频繁,多次求见曹丕及荀彧,试图游说曹操在西方战事期间,对交州施加压力,甚至联合出兵,但目前并未得到曹方明确回应。
信的末尾,徐元以私人身份添了几句:
“暮兄南疆砥石渐成,北地群狼已动。曹公西顾,皇叔北图,此乃天赐之机,亦危机并存。江东疥癣之疾,然不可不防其狗急跳墙。望兄持重内敛,广积粮,缓称王,待时而动。中原故土,人心思汉,然虎狼在侧,需耐心耳。弟在许都,一切安好,勿念。惟愿他日,能与兄台,再醉于颖水之滨。元直手书。”
字里行间,既有对天下大势的冷静分析,也饱含着对故友的深切关怀与期望。
“好一个‘广积粮,缓称王,待时而动’!元直深知我心!”陈暮抚掌轻叹,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既有得悉关键情报的庆幸,也有对挚友身处险境的担忧,更有对当前局势的深思。
庞统放下绢帛,阴柔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主公,徐元直此信,价值连城!曹操西征,刘备北图,两家皆被牵制,至少在今年之内,绝无余力南顾!此确是我等巩固根基,积蓄实力的黄金时期!”
他走到巨大的舆图前,手指用力点在西线的关中、汉中位置:“马超、韩遂虽勇,然各自为战,绝非曹操对手。张鲁暗弱,汉中必入刘备之手。待曹操平定关中,刘备稳固汉中,下一步,两者必生冲突!其焦点,或在凉州,或在荆州北部!无论何种,皆远离我交州、荆南!”
陈暮缓缓踱步,接话道:“而孙权,新败之余,内部不稳,更有山越牵制,即便得张纮游说,曹操为稳后方,或会给予些许口头承诺甚至少量物资支援,但绝不可能在此时与我等全面开战。鲁肃稳重,亦不会行险。”
“故而,”陈暮停下脚步,目光灼灼,看向庞统与闻讯赶来的赵云、黄忠等人,“未来一年,乃至更长时间,我军战略核心不变,仍是‘固本培元’!但要加快速度,加大力度!”
他条分缕析,做出决断:
“一,军事上。水军加速整合新舰,演练新战法,文聘可择机以小股舰队前出巡弋,震慑江东,但绝不过分刺激。步军全力整训,尤其是山地作战与攻城演练,由汉升总责,子龙督练。魏延……令其戴罪立功,组建一支精锐山地营,专司探哨、奇袭,以磨其锋锐,亦发挥其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m.20xs.org)魏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