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我将令!”赵云声音沉毅,
“第一,宜都太守樊友,立即率本部三千兵马,前出至巫县以北,构筑营垒,做出随时可能西进支援西城的姿态,牵制申仪部分兵力,并保障秭归至西城潜在大后方的安全。”
“第二,水军都督霍峻,加强夷陵至信陵一段长江水道的巡弋,并派出快船,溯沮水而上,进行武装侦察,探查魏军在房陵、上庸一带的兵力调动,并伺机散播谣言,言我荆州大军不日将西进,与西城守军会师!”
“第三,以八百里加急,再次向建业报捷,并详细陈明西城之战略价值及当前危局,请主公与庞军师速调江淮或江北精锐,西进支援,至少,需给予我军在荆州方向更大的行动自主与资源倾斜!”
赵云的策略清晰明确:以积极的佯动和虚张声势,迷惑、牵制申仪兄弟,为西城争取时间;同时,向上求援,寻求从根本上打破兵力劣势的可能。
“都督,是否……告知陈公子,援军已在路上?”副将问道。
赵云沉思片刻,摇了摇头:“不必。让他知道背后有依靠即可,具体细节不必言明。压力,有时亦是磨刀石。况且,援军何时能至,尚是未知之数。他必须做好独立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
他望向西城方向,目光中既有期许,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他将最锋利的刀推出了鞘,如今,要看这把刀能否在重压之下,不但不折,反而淬炼得更加锋利。
西城内外,暗流涌动。
申仪派出的骚扰小队,很快与西城派出的斥候以及巡逻队发生了接触。小规模的伏击、遭遇战在城郊山林间不时上演。
陈砥对此早有预料,他命令山越营以哨队为单位,依托熟悉的山地环境,采取弹性防御。不追求全歼来敌,以驱赶、俘获、获取情报为主。几次交手下来,申仪派出的试探部队损失不大,却也未能探得西城守军的确切数量和布防详情,反而被抓了几个活口。
通过审讯俘虏,陈砥对申仪的心态和魏兴的兵力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公子,申仪果然疑心是蜀军,正在多方核实。其魏兴郡兵力,约在五千至七千之间,但分散于各城戍,能迅速集结用于进攻西城的,应在三千左右,与我现在能战之兵相当。”负责情报的军官汇报。
陈砥点头:“他兵力不占绝对优势,又担心是诸葛亮之计,故而不敢全力来攻。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他决定再给申仪加一把火。他亲自提审了冯习。
“冯将军,想活命吗?”陈砥开门见山。
冯习如今已是阶下囚,早已没了脾气,连连点头:“想!求公子给条生路!”
“那好,再劳烦你写一封信给申仪。”陈砥让人送上笔墨,“就说,围城者确为蜀军,打着吴军旗号乃是疑兵之计,其先锋已至,后续大军不日即到,你力战不敌,现被困城中,请他速发援兵,里应外合,或可破敌。若迟延,恐西城不保,汉水上游门户洞开!”
冯习闻言,面露难色:“这……申仪会信吗?”
“他信不信不重要。”陈砥嘴角勾起一丝冷意,“重要的是,这封信会加深他的疑虑和恐惧,让他更不敢轻举妄动,为我们争取更多时间。写!”
冯习不敢违逆,只得依言写下这封半真半假、充满误导的信件。陈砥命人找来一名机灵且熟悉地形的降卒,许以重利,令其设法将信送往魏兴。
信使出发后,陈砥再次巡视城防。他看到士卒们虽然疲惫,但眼神中充满了初战告捷后的信心以及对这位年轻统帅的信赖。他走到一名正在修补城墙缺口的年轻士兵身边,问道:“怕吗?”
那士兵抬起头,脸上还带着稚气,咧嘴一笑:“跟着公子,不怕!咱们能拿下西城,就能守住它!”
陈砥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多说,心中却有一股暖流涌过。这就是他的军队,他如今必须守护的基石。
然而,当他独自一人时,目光依旧凝重。他知道,这些小伎俩和内部的鼓舞,只能暂时稳住局面。申仪不是傻瓜,襄阳的夏侯尚、长安的郭淮更非庸才。真正的风暴,还在酝酿之中。他这只闯入虎穴的幼虎,能否在群狼环伺下,争得一线生机,考验才刚刚开始。
砥柱临渊,下有激流暗涌,上有风雨欲来。陈砥站在命运的悬崖边,唯有握紧手中的剑,向前,别无退路。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m.20xs.org)魏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