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皇帝让你心疼什么了?”
皇后膝行半步,靠得更近了些,声音压得极低,仿佛在说什么骇人的秘密。
“皇额娘,皇上连着三日,只翻莞常在一人的牌子。赏赐更是如流水一般,从宫外送到碎玉轩,连蜀地新贡的柑橘,旁人都没见着影儿,就直接送去给她润嗓子了。”
她没有提华妃,没有提六宫的反应。
她只说事实,一个专宠到极致的事实。
“臣妾知道,皇上是喜欢莞常在。新人貌美,能得君心,是天大的福气,臣妾身为皇后,理应为皇上高兴。”
话锋一转,她的声音里带上了深深的忧虑,那忧虑真实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可臣妾怕啊……”
“皇上这般毫无节制的盛宠,哪里是赏赐,分明是把一个初入宫闱的小姑娘,直接架在了炭火上烤!”
“您忘了,之前华妃是如何对待夏冬春的?如今翊坤宫那位,可比从前更容不得人了。今儿个,翊坤宫已经传出摔了一整套官窑茶具的动静了。”
“皇上子嗣艰难,好不容易盼来些新人,臣妾是真怕……怕这火,烧得太旺,一不小心,又伤了龙裔的根基,更伤了皇上的心啊!”
这一番话,情真意切,滴水不漏。
既点明了甄嬛恃宠而骄的“隐患”,又挑明了华妃这个“明患”,还将一切都归结于为皇帝、为子嗣的“深谋远虑”。
寿康宫内,一时寂静无声。
太后重新闭上眼,手中的佛珠又开始缓缓转动。
“嗒。”
“嗒。”
每一声,都像敲在皇后的心上。
许久,太后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
“皇帝年轻时,哀家管着他。如今他已是天子,翅膀硬了,心思也就野了。”
她顿了顿,语气里终于透出一丝疲惫与决断。
“这后宫,不能只有一个人的声音,更不能只有皇帝一时的喜欢。”
“你是皇后,该提点的时候,就要提点。”
“这事,哀家知道了。”
皇后闻言,心中那块大石轰然落地。她深深叩首,额头贴着冰凉的地面,声音里满是感激与释然。
“多谢皇额娘为臣妾做主,为这后宫做主!”
太后没再看她,只是淡淡道:“去吧。天凉,别跪久了。”
“是。”
皇后恭敬地退下,转身走出殿门的刹那,脸上最后一丝悲戚也随之敛去。
夜风拂过她的描金护甲,泛着与景仁宫灯火下一般无二的幽冷光芒。
成了。
刀,已经递出去了。
翌日,景仁宫请安。
殿内香雾缭绕,是皇后最爱的果香,温柔。
孙妙青垂首坐在最末等的位置,几乎要缩进殿柱的影子里。
作为同一批入宫却至今未曾侍寝的小小常在,她就像年会合影里站在最后一排的实习生,无人问津,却能将整个名利场看得一清二楚。
气氛安静得有些刻意,所有人的目光,或明或暗,都像淬了蜜的针,往风头正劲的莞常在身上扎。
孙妙青眼皮都没抬。
她太熟悉这种氛围了。
这不就是公司里,老板公开表扬了某个新人,引得各部门总监和老员工集体“眼红”的经典场面么。
果然,大老板(皇后)先发话了。
甄嬛今日穿得素净,乌发间只别着一支小小的珠花,耳垂上却戴着皇后娘娘赏的那对南珠耳环,圆润饱满,光华内敛,衬得她一张小脸愈发清丽脱俗。
她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莞常在,”皇后含笑开口,“这对耳坠子,你戴着很相称。”
甄嬛立刻起身,盈盈一拜:“多谢娘娘赏赐,是娘娘的恩典,才让臣妾有此体面。”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谢了恩,又把所有荣光都归于皇后。
孙妙青心中冷笑。典型的领导画饼,先给个甜头,后面的话才是重点。
果不其然。
皇后满意地点点头,端起茶盏:“妹妹年轻,又得皇上恩宠,是后宫的福气。只是凡事过犹不及,皇上疼你,你自己更要懂得分寸,时时劝慰皇上雨露均沾,才是六宫表率,明白吗?”
听听。
这话术,和前世劝她“年轻人不要总想着加班表现,要多帮助同事,有集体荣誉感”的笑面虎总监,简直一模一样。
名为提点,实为敲打。
潜台词是:你风头太盛,功高盖主,得罪了同事(后宫众人),我这个做领导的(皇后)很难办。
孙妙清甚至能预判到,接下来一定会有另一个大佬跳出来唱红脸。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一声通传:“华妃娘娘驾到——”
来了。
华妃如一团行走的烈火,裹挟着张扬的香风闯入殿中,连请安都带着居高临下的敷衍。满头珠翠,摇曳生姿,身后跟着的宫女太监,都比别宫的更多几分气焰。
她看也未看皇后,径直走到自己的位子上坐下,揉着太阳穴,懒懒地开口:“昨儿夜里风大,吹得本宫头疼,来晚了些,皇后娘娘不会怪罪吧?”便将迟到的无礼轻轻揭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甄嬛传:妙青借东风请大家收藏:(m.20xs.org)甄嬛传:妙青借东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