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娘娘您保重凤体啊!”颂芝和宫人们慌忙上前扶住她。
华妃却一把推开她们,双目赤红,死死盯着碎玉轩的方向。那张温婉柔顺,总是带着浅笑的脸,此刻在她脑中变得无比狰狞。
是她!都是她!是她夺走了皇上,是她害了哥哥,是她要毁了年家!
一股疯狂的恨意,从心底最深处喷涌而出,瞬间吞噬了她所有的理智。
“甄嬛……”
她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字,声音低沉而怨毒。
***
翌日清晨,天色未明。
胡期恒与纳泰被革职押解回京的消息,已如无形的血水,浸透了紫禁城每一寸冰冷的砖缝。
景仁宫的晨省,气氛冷得能把人呼出的白气冻成冰棱。皇后端坐凤位,指尖上华丽的赤金护甲,有一搭没一搭地刮着茶盏的釉面,发出细微而刺耳的“沙沙”声。
她不说话,底下乌泱泱跪着的嫔妃们,便连呼吸都成了一种罪过。
死寂中,殿外太监的唱和声猛然划破了这层凝固的空气。
“玉答应到——”
这一声,让所有人的后背都绷紧了。无数道目光,或轻蔑,或好奇,或幸灾乐祸,齐刷刷地射向殿门。
玉笙就这么走了进来。她身上是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秋香色宫装,头上只一根素银簪,素面朝天。那张脸干净得像一张白纸,可她的步子却稳得像在丈量脚下的金砖,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
这副模样,和众人预想中那个哭天抢地、没了主心骨的可怜虫,判若两人。
齐妃离皇后最近,看得也最清楚,她嘴角一撇,用帕子掩住一声满是鄙夷的嗤笑。
玉笙对周遭的目光恍若未觉。她走到殿中,对着上首的皇后,行了一个结结实实的五体投地大礼。额头,重重地贴上冰凉坚硬的金砖。
“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她的声音,平稳得听不出一丝波澜。
皇后停下拨弄护甲的手,端起茶盏,目光却越过杯沿,落在那伏地的纤瘦身影上。她没叫起。
“你倒是来得早。”
这句听不出喜怒的话,像一盆冰水,兜头浇下。
齐妃立刻领会了精神,蠢蠢欲动的刻薄再也按捺不住,她身子前倾,声音尖利地划破沉寂。
“哟,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玉答应的‘恩主’昨儿个才锁进大牢,听说还是敦亲王一党的余孽!妹妹今儿倒有这闲心来请安?这份胆色,姐姐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死寂。“党羽”二字,就是催命符。所有人都等着看玉笙如何崩溃。
玉笙依旧伏在地上,连一丝颤抖都没有。
“回齐妃娘娘的话。”她的声音从地面传来,有些闷,却异常清晰,“臣妾愚钝,听不懂什么叫党羽。臣妾只知道,自打进宫那天起,臣妾就是皇上的人,是皇后娘娘跟前的奴婢。胡大人于臣妾,不过是同乡情分。他触犯国法,自有皇上圣断,自有王法处置,轮不到臣妾一个小小答应来操心。”
她稍稍停顿,像是在积蓄最后的力气,而后,声音陡然拔高,清亮而决绝!
“臣妾不敢妄议朝政,更不敢因私废公,误了给皇后娘娘请安的本分!若恪守本分也是罪,臣妾甘愿领罚!”
这番话,掷地有声!不仅将自己摘得一干二净,更是反手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了“因私废公”的齐妃脸上,同时还将“忠君”、“忠后”的高帽子稳稳地戴在了自己头上。
太漂亮了!
皇后终于舍得将目光从茶盏上移开。那眼神在玉笙的背影上停了很久,随即,她笑了。那笑意如春风化冰,瞬间驱散了满殿的寒气。
“起来吧。”
她转向脸色铁青的齐妃,语气带着三分申斥,七分却是说给满殿的人听:“齐妃,瞧你说的这叫什么话?玉答应深明大义,懂得忠君事主,这是天大的好事。”
皇后放下茶盏,声音不高,却如洪钟大吕,震在每个人的心头。
“皇上昨夜还夸赞菀嫔,说‘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本宫瞧着,玉答应也是个真正拎得清的。知道谁才是自己的主子,这后宫,才能安安稳稳,不出乱子。”
一句话,既点了昨夜养心殿的恩宠归属,又将玉笙这份“拎得清”的忠心,明明白白地昭告了后宫。
皇后对着玉笙招了招手,那神态,亲切得让人不寒而栗。
“好孩子,到本宫身边来。受了惊吓吧,瞧这小脸白的。绘春,去把那碟牛乳糕拿来,给玉答应压压惊。”
“谢皇后娘娘恩典。”
玉笙顺从地起身,眼圈适时地红了,那后怕与感激交织的神情,演得天衣无缝。她走到皇后身边,垂手而立,姿态恭敬得像一只最温顺的猫。
殿内众嫔妃看着这一幕,心如明镜。玉笙这条船,换码头了。而且,是皇后亲自掌舵,将她从即将倾覆的泥潭里,稳稳当当地拉上了自己的龙舟。
玉笙接过绘春递来的牛乳糕,小口小口地吃着,甜腻的奶香在口中化开。她的眼帘低垂,余光却在无人察觉的瞬间,与皇后在空中轻轻一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甄嬛传:妙青借东风请大家收藏:(m.20xs.org)甄嬛传:妙青借东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