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舱内,时间失去了线性的意义。对于江华而言,意识的回归并非苏醒,而是一场漫长而痛苦的潮汐。她漂浮在生与死的边缘,破碎的精神碎片在无尽的黑暗中沉浮,试图重新拼凑出一个名为“自我”的整体。
剧痛是永恒的底色。来自躯干几乎被能量撕裂的创伤,来自强行融合模因时精神承受的碾压,但最深的、最无法愈合的痛楚,源自灵魂深处那个被硬生生剜去的部分——沈哲明。他的声音,他的温度,他最后融入网络时那带着释然与无尽温柔的注视……这一切曾在她意识中无比清晰的印记,如今只剩下冰冷的、巨大的空洞,每一次无意识的触碰,都带来窒息般的痉挛。
外界微弱的声音和感知,如同隔着一层厚厚的、浑浊的冰层,断续地传入:
…生命体征稳定……但神经损伤……未知……
…能量辐射超标……必须尽快转移……
…“摇篮”反应……最终阶段……
“摇篮”……
这个词如同投入死水的石子,在她混沌的意识中激起了一圈微弱的涟漪。记忆的碎片翻涌而上——那瑰丽而恐怖的蓝色星海,那沸腾的文明宝库,那为了发射“理解之钥”而发出的、源自远古遗产本身的最后悲鸣……
她必须“看”到!她必须知道结局!
一股强烈的执念,压过了肉体的痛苦与精神的虚无。她凝聚起残存的所有意志力,如同一个溺水者拼命向上挣扎,试图冲破那层隔绝她与现实的冰层。
就在这时,一股极其微弱、却无比熟悉的“感觉”,如同冬日里最后一缕阳光,轻轻拂过她破碎的意识边缘。是沈哲明!不是完整的意识,而是他彻底融入“织网者”网络后,留下的某种……永恒的“印迹”或者说“权限”。这印迹不再带有他个人的情感与记忆,却像一把无声的钥匙,在她最需要的时候,为她短暂地接通了与那片正在死去的网络的最后联系。
瞬间,她的“视野”被强行拔高,超越了维生舱的束缚,超越了观察站的残垣断壁,以一种超越物理的方式,“俯瞰”着那片曾经是辉北峠、如今已化为巨大深渊和破碎地带的核心区域。
眼前的景象,让她残存的意识为之颤栗。
“摇篮”的崩解并未停止。之前的能量过载和结构坍塌只是开始,此刻,一种更加深沉、更加终极的变化正在发生。那深不见底的渊薮深处,不再有炽白的能量喷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同宇宙本身呼吸般的、缓慢而坚定的……“沉降”。
构成“摇篮”主体的、那些曾经闪烁着蓝色光辉的庞大脉络网络,此刻如同耗尽了最后生机的巨树根系,正在从物质的层面“溶解”。它们并非碎裂成尘埃,而是仿佛褪去了现实的“颜色”,从实体逐渐变得透明、虚幻,最终如同融入水中的墨迹,悄无声息地消融在更深层次的维度之中。伴随着这种溶解,是整个“摇篮”结构的“降维”。那片区域的空间本身都在发生着诡异的褶皱和收缩,仿佛有一只无形巨手,正在将这张被强行展开的、承载了过于沉重秘密的“纸”,缓缓抚平、折叠,最终将其从现实的画卷中……彻底抹去。
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没有吞噬一切的黑洞。只有一种绝对的、令人心生敬畏的“寂静”在蔓延。这种寂静并非无声,而是所有属于“摇篮”的独特频率——那低沉的嗡鸣、能量的流淌、甚至包括“织网者”意识残留的最后波动——都在如同退潮般迅速衰减、归于虚无。
大地在哀鸣。以那不断缩小的深渊为中心,一道道深不见底的裂痕如同死亡的纹路,向着四周的草原蔓延,但又在一股无形的力量作用下,缓缓合拢、压实。被抛射到高空的尘埃和碎石,如同失去了支撑,开始缓慢回落,覆盖在那些新生的、仿佛被巨犁翻耕过的狰狞伤疤之上。曾经非自然的入口、扭曲的空间结构、乃至“守护者”系统在地表留下的最后痕迹,都在这种沉降与抚平中,被无情地掩埋、覆盖。
这是一个远古遗迹的自我了断,是一场持续了亿万年的守望,在完成最终使命后,选择的彻底归隐。它带走了“织网者”文明的实体遗产,带走了黑泽疯狂的实验残骸,带走了无数牺牲者的遗骨与故事,也带走了……沈哲明存在于世的最后物理锚点。
江华“看”着那片区域最终化作一个巨大、平整、覆盖着新鲜土壤和零星积雪的、与其他草原并无二致的盆地。只有最精密的探测器,或许才能在无数年后,从地质结构的细微异常中,窥见一丝这里曾发生过何等惊心动魄故事的端倪。
“摇篮”,彻底沉寂了。
在她“目睹”这一切的同时,沈哲明留下的那道微弱印迹,也如同完成了最后的引导,如同晨曦中的露珠,无声无息地蒸发了,彻底融入那片不再回应的、浩瀚的网络背景之中。
最后的连接,断了。
维生舱内,江华紧闭的眼角,滑下了最后一滴滚烫的泪水,沿着她苍白消瘦的脸颊,混入维持生命的冰冷液体中。这滴泪,为了逝去的爱人,为了湮灭的遗产,也为了这最终、最彻底的告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锦绣烬:关东寒霜请大家收藏:(m.20xs.org)锦绣烬:关东寒霜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