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时,林砚秋与沈青崖跟着李大人回到了县城衙署。衙署内灯火通明,大堂上的“明镜高悬”匾额在烛火下泛着冷光,李大人将永安矿场的证据交给文案后,便领着三人去了后堂,还让人端来了热茶和伤药。
林砚秋的胳膊还在隐隐作痛,沈青崖正小心翼翼地帮她重新包扎伤口,动作轻柔得像是在触碰易碎的瓷器。周老汉坐在一旁,捧着热茶,眼神却还停留在窗外——窗外是县城的夜景,灯火零星,与二十年前矿场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他嘴里还在小声念叨着:“要是老王他们能看见就好了……”
“周伯,他们一定能看见的。”林砚秋轻声安慰道,“等官府判了赵天昊的罪,我们就去永安矿场立一块碑,把所有矿工的名字都刻上去,让后人都记得他们的冤屈。”
周老汉点点头,眼眶又红了:“好……好啊……”
就在这时,堂外传来脚步声,一个衙役匆匆走了进来,对着李大人拱手道:“大人,赵府派人来了,说要保释赵天昊,还带了重金和书信。”
“保释?”李大人冷笑一声,“罪证确凿,还想保释?让他们把书信留下,人就别想了!另外,派人去盯着赵府,防止他们销毁证据。”
衙役领命退下后,李大人转向沈青崖:“沈少爷,你父亲当年的案子,我也有所耳闻,只是当时赵家势力庞大,我人微言轻,没能帮上忙。如今有了永安矿难的证据,正好可以翻案,还沈大人一个清白。”
沈青崖站起身,对着李大人深深鞠了一躬:“多谢李大人。我父亲一生清廉,却落得那样的下场,我这些年一直在寻找证据,如今终于有了希望。”
林砚秋也跟着起身:“李大人,赵家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恐怕不会轻易认罪。我们手中的证据虽然重要,但如果能找到赵家贪墨、勾结官员的证据,就能让他们永无翻身之日。”
李大人点点头:“林小姐说得有道理。我已经让人去查赵家的账目了,只是赵府守卫森严,恐怕一时半会儿查不到什么。”
“我有办法。”沈青崖突然开口,“我小时候去过赵府,知道他们家有个秘密书房,藏在花园的假山下。当年我父亲怀疑赵家有问题,就是想找那个书房里的东西,可惜还没找到就被诬陷了。如果我们能潜入赵府,找到那个书房,说不定能发现更多证据。”
林砚秋眼中一亮:“好主意!今晚我们就去赵府,我轻功好,负责探查,你和周伯在外面接应。”
周老汉立刻道:“我也去!我虽然老了,但还能帮你们望风,而且我认识赵府的后门,当年我找赵承业的时候,去过几次。”
李大人有些担心:“赵府守卫众多,你们这样太危险了。不如我派些衙役配合你们?”
“不行。”沈青崖摇摇头,“赵家在官府里也有眼线,万一走漏了消息,就打草惊蛇了。我们三个人去,目标小,更容易得手。”
李大人思索片刻,点头道:“也好。你们多加小心,我会让人在赵府附近接应你们,一旦有情况,就放信号弹。”
夜色渐深,县城里的灯火渐渐熄灭,只有赵府的府邸还亮着灯,门口站着四个手持刀棍的护卫,警惕地盯着来往的行人。林砚秋、沈青崖和周老汉躲在街角的阴影里,看着赵府的动静。
“后门在那边,有两个护卫守着。”周老汉指着赵府西侧的一个小角门,“那里有棵老槐树,爬上去就能翻进墙里。”
林砚秋点点头,从怀中摸出一块黑布,蒙住口鼻,只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她轻轻一跃,就跳到了老槐树上,动作轻盈得像一只夜猫。树下的护卫丝毫没有察觉,还在闲聊着。林砚秋借着树枝的掩护,悄无声息地翻进了墙里,落在一片花丛中。
墙内是赵府的后花园,月光洒在石板路上,泛着淡淡的银光。花园里种着许多名贵的花草,中间有一座假山,假山下面果然有一个隐蔽的入口,被藤蔓覆盖着。林砚秋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刚要拨开藤蔓,就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她立刻躲到假山后面,屏住呼吸。只见两个丫鬟提着灯笼,从石子路上走过,嘴里还在小声说着话:“听说老爷被关在衙署里了,夫人都快急疯了,刚才还在书房里哭呢。”“可不是嘛,听说老爷是因为永安矿场的事被抓的,那地方邪门得很,当年死了那么多人……”
丫鬟们走远后,林砚秋才从假山后走出来,拨开藤蔓,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她从怀中摸出火折子,吹亮后往里照,发现里面是一条石阶路,通往地下。
她沿着石阶往下走,走了大约十几级,就看见一扇木门,门上挂着一把铜锁。林砚秋从腰间摸出一把小巧的匕首,轻轻插进锁孔,转动了几下,“咔哒”一声,锁开了。
木门后是一间不大的书房,书架上摆满了书籍,中间放着一张书桌,书桌上堆着许多账本和书信。林砚秋走到书桌前,借着火折子的光翻看那些书信,很快就发现了一封赵天昊写给京城官员的信,信中提到“永安矿场母矿已找到,待事成后,定有重谢”,还提到了几个官员的名字,显然是勾结的证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时间研究所:错位的记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时间研究所:错位的记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