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外的军营御帐之内,此时的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
汉武帝刘彻躺在榻上,面色灰败,以往的暴戾与威严似乎随着那口闷气一同消散了,只剩下沉重的咳嗽声和一种深切的疲惫。
御医刚刚诊视完毕,悄声退到一旁,面露忧色。
帐内众臣,包括霍光、刘屈氂等人,皆屏息垂首,不敢发出丝毫声响,心中却是波涛汹涌。
皇帝晕厥又醒转,这其间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心知肚明,那座名为“绝对权威”的高墙,已然因为“卫青”的出现而裂开了一道巨大的缝隙。
良久,刘彻的咳嗽声渐渐平息。
他缓缓睁开眼,眼神不再锐利逼人,反而带着一种浑浊和复杂的茫然。
他没有看任何人,只是望着帐顶,声音嘶哑而微弱:
“传...传朕旨意...”
帐内所有人立刻竖起耳朵,心脏提到了嗓子眼。
“令大将军卫青,太子刘据...来军营见朕。”
没有咆哮,没有问罪,甚至没有多余的言辞,且直呼废太子为太子。
这道简单的旨意,却让帐内所有人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陛下这是...服软了?还是另有图谋?
旨意由丞相亲自安排快马送往长安城。
长安宫内,刘据接到这道旨意时,心中五味杂陈,忐忑不安。
父皇病重?还让自己和舅舅去军营见面?刚刚还是兵戎相见的敌人,转眼就要去对方营中,这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
“母后,父皇他...这会不会是...”刘据看向卫子夫,眼中充满了忧虑。
卫子夫也是眉头紧锁,拿不定主意。毕竟刘彻晚年性情大变,谁也猜不透他此刻真实的想法。
就在这时,一直旁观的何健旺显出身形:
“殿下不必过于担忧。陛下此次晕厥,乃是心神遭受巨大冲击所致。他亲眼见到了绝不可能出现的卫将军,这足以迫使他重新审视一切。
这道旨意,与其说是试探,不如说是一种...无奈的求和与确认。陛下,已经开始醒悟了。”
卫青也点了点头,目光沉稳:“陛下如今虽多有...偏执,但并非完全不辨是非之人。他既愿相见,便是有心化解这场干戈。殿下,臣愿陪您前往。”
连舅舅和仙师都如此说,刘据心中的不安稍稍减轻。
他深吸一口气,下定决心:“好!孤便与舅舅同去!是是非非,总要当面说个清楚!”
他与卫子夫简短告别后,便与卫青一同,仅带着少数护卫,骑上快马,驰出长安城门,向着远处的朝廷大军营地而去。
而何健旺,则再次隐去身形,悄然跟随在他们身后。
军营辕门早已得到命令,见到太子和卫青前来,守卫的士兵虽然眼神惊骇复杂,却不敢阻拦,默默地让开了道路。
消息飞速传入御帐:“陛下,太子殿下与...与卫大将军,已到营外!”
刘彻闻言,缓缓起身,示意宣进来。
两人被军士领着进入御帐之中,一进去就看见汉武帝刘彻半倚在榻上,只是脸色有些苍白。
刘据依礼叩拜,声音带着哽咽和委屈:“儿臣参见父皇。”
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却不知从何说起。
卫青也是躬身行礼:“臣,卫青,参见陛下。”
刘彻看着活生生的卫青,又看看明显消瘦了许多、眼圈泛红的儿子,心情有些复杂。
他知道自己错了,错信奸佞,逼反了儿子,甚至差点酿成无法挽回的大祸。
仙人复活卫青,就是对他最直接的打脸和警示。
然而,让他这位雄才大略、一生骄傲的帝王,亲口向儿子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那简直比让他再打一次匈奴还要难。
他嘴唇嗫嚅了几下,最终只是干涩地开口道:“起来吧!长安...没事就好!”
这话说得不痛不痒,甚至有些别扭,完全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
刘据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还是依言起身。
卫青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帐外隐身观察的何健旺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不由得摇头失笑:
“这老刘头,死要面子活受罪!明明心里已经悔得肠子都青了,嘴上就是不肯服软。罢了罢了,看在你晚年糊涂却还没彻底疯癫的份上,老子再帮你一把,给你个顺溜点的台阶下。”
(历史上武帝就是因为面子上的犹豫,让刘据死了!)
骤然间,狂风大作,营帐帷幕无风自动,烛火摇曳,竟泛出幽蓝光芒。
刘彻猛地站起:“怎么回事?!”
下一秒,帐内温度骤降,一道朦胧的身影在光影中缓缓凝聚,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身着素袍,双眼微阖,却透着无上的威严,她轻声唤道:“彻儿?是你吗?”
刘彻踉跄后退两步,不可置信地瞪大双眼:“祖,祖母?!”
他居然在这里见到了已故几十年太皇太后窦漪房,那个在他幼年时执掌朝纲,却又无比疼爱他的祖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请大家收藏:(m.20xs.org)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