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健旺一走,李世民脸上的激动与恭敬迅速收敛,眼神瞬间变得锐利。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转向仍匍匐在地、激动未平的张阿难:“阿难。”
“老奴在!”张阿难一个激灵,连忙应声。
“方才仙师所示之法,乃国之重器,关乎社稷命脉!”
李世民语气森然,
“你立刻从将作监、少府监中,挑选最忠心可靠、家世清白的工匠,要其立下死契!寻一处隐秘之地,严格按照仙师所示,即刻着手试制!所需物料,由内帑直接拨付,不走工部账目。”
他,眼中寒光一闪,一字一句补充道:“此事,绝密!若有半分风声走漏,无论涉及何人,主犯凌迟,知情不报者同罪,参与者...夷灭三族!”
“老奴明白!老奴以性命担保,绝无差池!”
张阿难心头凛然,知道此事干系何等重大,重重叩首。
“速去!”
李世民一挥手。
张阿难不敢怠慢,立刻爬起身,小心翼翼地收好方才记录的纸张,躬身快步退出了两仪殿。
殿内只剩下李世民一人,他缓缓走到镜前,再次凝视着镜中清晰无比的自己,伸手抚摸着冰凉光滑的镜面,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但更多的是一种掌控未来的雄心。
随即,他不再犹豫,亲自小心翼翼地搬动这面一人高的宝镜。
此物虽重,但对于戎马出身的李世民而言尚能承受。
他调整了一下姿势,稳稳地抱住镜框,迈开大步,径直出了两仪殿,朝着立政殿方向而去。
一进立政殿,殿内的宫女内侍见陛下亲自抱着如此巨大且前所未见的明澈之物闯入,皆是一惊,慌忙跪伏行礼。
长孙皇后正在窗边翻阅书卷,听得动静抬头,见到李世民和他怀中那面清晰映照出人影、几可鉴毫发的巨大“琉璃”,亦是惊得站起身来,美眸中满是难以置信。
“二郎,这是?”
“观音婢,快来看!”
李世民小心翼翼地将镜子立在殿中安全处,拉着皇后的手来到镜前,
“此乃仙师所赠,言明是予你的礼物。”
长孙皇后望着镜中纤毫毕现、容颜清晰的自己,甚至能看清眼角细微的纹路与鬓间钗环的流光,饶是她母仪天下、见多识广,此刻也不由得掩唇低呼:
“这...世间竟有如此清晰的之镜?仙师手段,当真鬼神莫测!”
李世民扶着她在镜前的软榻上坐下,挥退左右,殿内只剩下帝后二人。
他这才压低声音,将方才在两仪殿中,仙师如何展示“点沙成琉璃”仙法之事,原原本本、详尽无遗地告知了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听得心潮起伏,她聪慧绝伦,立刻便意识到了这其中蕴含的、足以颠覆现有财富格局的巨大能量。
她凝神细思,纤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衣角。
“二郎,”
她沉吟片刻,缓缓开口,“仙师赐下此法,实乃天佑大唐。然,正因其威力巨大,如何运用,须得慎之又慎。”
她抬眸看向李世民:“琉璃之所以价高,在其‘稀’与‘难’。若依仙法,能量产此物,臣妾以为,万不可顷刻间令其充斥市井,致使珍宝沦为瓦砾。”
李世民专注地听着,他知道自己的皇后在理财和权衡利弊上,常有独到见解。
“观音婢,你的意思是?”
“物以稀为贵。”
长孙皇后一字一句道,
“即便我们掌握了量产之法,也绝不能让它‘量产’于世人眼中。尤其必须将此术牢牢掌控在皇室手中。”
她微微前倾身体,思路愈发清晰:
“可设一‘琉璃监’,专司此事。选址须隐秘,工匠及其家眷皆需严加管控。
所出琉璃制品,需分等定级。最上乘者,如这般明镜及精巧器皿,仍作为皇家珍宝、赏赐重臣或馈赠外邦之用,维持其‘稀世’之名。
次一等者,则可斟酌少量放出,通过皇室掌控的商队,高价售与巨贾豪强、西域胡商,其利必巨,可充盈国库内帑。”
“甚至可以借此物之利,或可调控与西域诸国的贸易,甚至在某些关键时刻,可作为利器,不动刀兵而屈人之兵。”
李世民听得眼中异彩连连,紧握着皇后的手,激动道:
“知朕者,观音婢也!朕亦是此意!此法若用得好,胜似十万雄兵!只是此事千头万绪,利益纠葛太大,朕信不过旁人,唯有与你商议,方能定下稳妥之策。”
帝后二人在这立政殿中,对着那面仙师所赠的琉璃宝镜,就这“点沙成琉璃”的仙法如何转化为巩固大唐江山的实际力量,低声密议良久。
待将琉璃之事的方略大致商议妥当,长孙皇后看着眼前这面流光溢彩的琉璃镜,心中一个盘旋已久的疑问浮了上来。
她微微侧首,望向身旁犹自沉浸在宏大构想中的李世民,轻声问道:
“二郎,仙师为何会突然赐下如此惊世骇俗的仙法?可是与临川有关?
“莫非,是作为下聘之礼,意在求娶临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请大家收藏:(m.20xs.org)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