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祖回到铺子,神色平静地对父母和小叔道:“爹,娘,小叔,今日早些打烊吧,我们回村一趟,有些要紧事需和阿爷阿奶一同商议。”
看他神色郑重,家人心中不免咯噔一下。张小花急切地问:“耀祖,出什么事了?”
“娘,别担心,是好事。只是…此事关系重大,需回村与爷奶一同说。”陈耀祖安抚道。
一家人心下惴惴,匆匆关了店门,买了些肉菜,便赶回了陈家村。
钱秀娥见儿孙们这个时辰突然全回来了,又带了这么多菜,心中诧异,隐隐觉得有大事发生。
晚饭桌上,气氛有些微妙。
待到饭毕,陈耀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面对所有家人,缓缓将鸿儒书院之事和盘托出,并表明了自己决意前往应试的决心。
话音甫落,堂屋内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宣州?长乐郡?!”钱秀娥第一个失声惊呼,手中的筷子“啪”地掉在桌上。
“那么远的地方!你才多大?一个人怎么去?不行!绝对不行!阿奶不答应!”
张小花更是瞬间红了眼眶,一把拉住儿子的手,声音哽咽:
“耀祖…我的儿…那书院再好,能有你的安危要紧吗?
留在娘身边,在县学、府学读书不一样吗?娘就你这么一个儿啊…”说着,眼泪便扑簌簌地落了下来。
“是啊耀祖,听说路上不太平,万一遇上歹人可如何是好?”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啊!” “要不…再考虑考虑?”
七嘴八舌的反对和担忧声几乎要将屋顶掀翻。陈耀祖理解家人的担忧,心中酸涩,却目光坚定。
就在一片混乱之中,一直沉默不语的陈铁柱猛地用手一拍桌子!
“砰”的一声巨响,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看向一家之主。
陈铁柱面色沉静,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孙子身上,声音沉稳而有力:
“都吵吵什么!你们一个个,谁能比耀祖更聪明?更有见识?
他选的这条路,定然是深思熟虑过的,是最好的路!
咱们做家人的,帮不上大忙,难道还要拖后腿吗?”
他看向泪眼婆娑的老妻和儿媳,叹口气道:
“我知道你们舍不得,担心他。可雄鹰总要展翅高飞,窝在咱这小山村里,能有什么大出息?
耀祖是有大造化的人,咱们不能因为自个儿舍不得,就误了他的前程!”
这番话掷地有声,说得众人哑口无言。
张小花捂着嘴低声啜泣,钱秀娥也扭过头偷偷抹泪,但眼神中的坚决已渐渐被无奈和理解取代。
陈耀祖心中激荡,鼻尖发酸。
他后退一步,撩起衣袍,恭恭敬敬地跪了下来,对着上首的爷奶和父母重重磕了一个头:
“爷奶,爹娘在上!耀祖不孝!古语云‘父母在,不远游’,然孩儿为求前程,不得不远行千里,未能承欢膝下。
尽孝道于朝夕,是孩儿不孝!恳请爷奶、爹娘恕罪!”
这一跪一磕,仿佛磕在了所有长辈的心尖上。钱秀娥和张小花的眼泪流得更凶了,连忙起身要去扶他。
“快起来!快起来!我的乖孙…”
“儿啊,快起来,娘不怪你,娘只是…”
就在这时,陈大勇猛地站了起来。
他走到儿子身边,竟也“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对着陈铁柱和老娘重重磕了个头,声音粗粝却无比坚定:
“爹!娘!儿子没用,没什么大本事。但耀祖去哪,我就跟到哪!
这孩子从小到大没离家这么远,我不放心!
这一路,我来护着他!家里…家里就拜托二喜和弟妹多照应了!”
陈二喜见状,赶紧上前搀扶大哥,连声道:“大哥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放心!爹娘有我和翠兰呢!
一定把二老伺候得妥妥帖帖!你安心陪耀祖去!”
陈铁柱看着跪在地上的长子长孙,眼圈终于也红了。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有些沙哑:“好!好!大勇你去,爹放心!家里不用你们操心!”
烛火摇曳,映照着一家人复杂而又充满温情的身影。
远行的决定虽带着离愁别绪,却更蕴含着家人最深沉的支持与期望。
既然远行已成定局,陈家上下立刻如同上了发条般忙碌起来。
此时已是七月中旬,距离九月初鸿儒书院的考核之期越来越近。
陈耀祖与王富贵、姚宗胜商议后,决定七月底便动身,方能留出充裕时间赶路和适应。
钱秀娥雷厉风行,第一时间将两个儿子叫到跟前,将家中这些年积攒的银钱进行了分配。
她做主,从公中多拨出一百两银子给大房,毕竟陈大勇一家要随儿子远赴他乡,安家立业处处需要钱。
而县城的快餐铺子,则正式交由二房陈二喜和刘翠兰经营。
两兄弟对此毫无异议,毕竟大哥一家背井离乡,多拿些也是应当。
分完银钱,钱秀娥便开始张罗着给孙子准备行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