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心中了然。他直起身,但腰背依旧保持微躬的姿态,目光恭敬地落在曹操脚尖前一尺之地,沉稳应答:“回丞相。卑职观匠作监公文,其核验之法已极重实据。然匠人技艺提升、心思巧思,难全以‘量’度之。譬如甲坊匠师革新模具,使弩机部件良品率陡增三成;乙坊匠人改良淬火法,令刀剑锋刃耐久倍增。此等贡献,功莫大焉,若仅以常规定量考之,恐不足以彰其功、励其志。故卑职以为,当在量化标准之外,另设‘功绩簿’,由大监及工正详录其革新之功、减耗之效,经核验属实,另予厚赏擢升,以此激发巧思,精益求精。” 他的话语条理清晰,既呼应了曹操极端重视的“效率”核心,又提出了对“人的创造性”这一难以完全量化因素的额外激励手段,显得既务实又圆融。
曹操听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那冰冷审视的目光,在司马懿脸上停留了片刻,仿佛在评估这段话语的“算法逻辑”是否最优。
“可。” 片刻后,他才惜字如金地吐出一个字。随即,手指又点在另一处:“‘乡亭三老、孝廉之推举权责,纳入郡守考功范畴。’理由。”
“丞相明鉴。三老孝廉,素为地方教化、推举贤才之要职,然久为世家豪右把持,所举之人,多有德名而无实绩,甚或欺世盗名之徒。今丞相锐意革新,唯才是举,此等旧制,已成梗阻。若将三老孝廉之推举是否得人、所举之人后续功绩如何,一并计入郡守考成,则郡守为自身考功计,必慎选其职,严核所举,不敢再徇私敷衍。此乃借郡守之手,以考功为刃,釜底抽薪,渐次削夺世家对基层推举之垄断。” 司马懿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字字如刀,精准地切中了曹操推行新政的核心痛点——世家对基层权力的顽固把持。
这一次,曹操沉默的时间更长了。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如同两泓寒潭,倒映着司马懿恭顺的身影,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彻底解析。堂内的空气凝固得如同铅块,司马懿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在胸腔里沉重而缓慢的搏动。他在赌,赌自己这番既迎合“唯才是举”大政、又隐含削弱世家意图的策略,能否通过这位主君那极度理性的“风险与收益评估”。
“善。” 又是短暂却足以令人窒息的停顿后,一个冰冷的字眼终于从曹操口中吐出。他不再看那帛书,随手将其搁在堆积如山的案牍之上,目光重新投向那幅巨大的精细舆图。这简短的评价,仿佛只是对一个工具性能做出的认可。
“退下吧。尽快将细则完善,呈东曹会审。” 曹操的声音里听不出丝毫情绪,如同在打发一个完成任务的普通吏员。
“属下遵命。” 司马懿再次深深一揖,强压下心头那刚刚升腾起的一丝极细微的、名为“通过初步测试”的松弛感,保持着最恭谨的姿态,脚步沉稳地向后退去,直至退出堂外。
厚重的门扉在身后无声地合拢,隔绝了堂内那股无形的巨大压力。门外夏日的热浪扑面而来,司马懿却感到后背的官袍已被冷汗浸透,紧贴着肌肤,带来阵阵冰凉。他站在回廊的阴影里,微微闭了闭眼,刚才在那冰冷审视目光下维持的表象缓缓褪去,眼底深处,一片深沉的寒潭正在凝结。
危险!
这是他此刻心中唯一清晰烙印的感受。
那位曹丞相,绝非凡俗的乱世枭雄。他身上有种东西,超越了司马懿所理解的任何权谋范畴——一种剥离了人性温度、只追求绝对理性和极致效率的可怕意志!仿佛他本人就是一部精密的战争机器,一个拥有无限资源的冷酷决策核心。他推行的所有政策、构建的所有制度,其目标都清晰得令人恐惧:将整个治下的人力、物力、财力,乃至思想,都像冶铁锻造一般,熔铸成一块无坚不摧、高效运转的战争金属!世家?寒门?在他眼中,恐怕都只是矿石的品相不同罢了,最终都要被投入那座名为“集权”的巨大熔炉,锻打成型,成为这架国家机器上运转的零件。
而他司马懿,方才就在那熔炉边缘走了一遭。那冰冷的审视,分明是在评估他这块“矿石”是否合格,能否成为一枚好用的、安分守己的齿轮。
司马懿深深吸了一口气,夏日的暖风吸入肺腑,却带着铁锈般的冷意。他睁开眼,目光投向相府外喧嚣的许都街市,投向那无边无际的广袤天下。这盘棋局,比他预想的要凶险万倍。那位“操盘者”,其段位之高,手段之奇,野心之大,已隐隐超出了他对“人主”的认知范畴。这绝非一个能轻易揣测,更遑论操控的对象。
潜龙在渊,需有吞吐天地之志,更需有在惊涛骇浪中看清暗礁的鹰目。司马懿拢在袖中的手指,无声地收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相府深处,西曹署房的灯火常常是许都最后熄灭的几盏之一。
一张新添置的、略显狭小的木案,被安置在最不起眼的角落。司马懿端坐其后,案头除却必须处理的公文,多了一卷他用上好蔡侯纸自制的空白簿册。封皮上没有题签,内页却用极其细密工整的小字,记录着旁人无法窥探的内容。这并非日记,更像是一份事无巨细的观察录和风险评估报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后汉异星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后汉异星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