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砚走到办公桌前,弯腰捡起一截缠绕在桌腿上的透明钓鱼线。线的直径约0.3毫米,质地坚韧,用手拉扯时几乎没有弹性。「这是高强度尼龙钓鱼线,承重至少十公斤,足够承受成年人的体重和挣扎力度。」他将钓鱼线放在掌心观察,线的末端打了一个精密的双套结,打结方式专业,带有明显的军警或特种作业训练痕迹,「普通人不会打这种结,凶手大概率有相关背景。」
结合现场所有线索,林砚在脑海中完整还原了作案过程:凶手提前摸清了张诚的值班规律,知道他每天凌晨两点会泡一杯浓茶提神。于是在凌晨一点左右,通过通风管道或预先潜入的方式进入值班室,在张诚的茶杯中投入安眠药;待张诚喝下浓茶陷入昏睡后,凶手将他扶到办公椅上坐好,将钓鱼线一端缠绕在他的脖颈处,缠绕三圈后预留出足够长度;随后将钓鱼线穿过天花板通风口格栅,延伸至窗外,再绕过门把手上的锁舌,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窗外的某个支点上;凶手从窗户爬出后,在室外拉动钓鱼线,通过拉力让锁舌自动弹回,实现房门反锁;之后用同样的方式拉动窗户搭扣,将窗户扣死;最后剪断多余的钓鱼线,清理现场痕迹,沿着后院的青石板路逃离。
「支点应该在窗外的老槐树上。」江澈根据钓鱼线的长度和受力方向,指向窗外三米外的一棵老槐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恰好能遮挡住凶手的身影,避免被外围监控拍到。「树干上肯定有固定钓鱼线的痕迹,而且凶手逃离时需要借助树干的支撑力,应该会留下脚印或纤维残留。」
老周立刻带领痕检人员走出值班室,对老槐树进行细致勘查。果然,在树干一米五高度处,发现了一圈新鲜的勒痕,勒痕深度约0.1厘米,宽度与钓鱼线直径完全匹配,勒痕周围还残留着少量与房门搭扣处一致的尼龙纤维。更关键的是,树干根部的泥土中,提取到了一枚清晰的带泥鞋印——尺码43码,鞋底花纹是某军工品牌的战术靴纹路,纹路间隙还嵌着少量红棕色土壤。
「立刻将鞋印数据与‘蜂巢’基地的物证库比对。」江澈下令道。技术组人员迅速连接数据库,几分钟后就传来了匹配结果:「江队,这枚鞋印的花纹、鞋底材质和磨损特征,与‘蜂巢’基地武装人员使用的战术靴完全一致,属于同一生产批次,而且鞋底的红棕色土壤成分,也与‘蜂巢’基地外围土壤的成分吻合。」
「是顾维安的余党。」江澈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张诚作为疗养院的核心管理员,必然参与了地下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知道实验数据、交易渠道等关键信息。顾维安倒台后,这些余党需要清理所有知情者,防止黑幕曝光,张诚就是他们的第一个目标。」
林砚此时正翻阅着张诚的值班日志。日志本是普通的牛皮纸封面,里面记录着每天的巡查情况、人员出入登记和设备维护记录,字迹工整,条理清晰。但在最后一页,也就是记录着凌晨两点巡查情况的页面下方,页脚处用铅笔写了一串模糊的数字:「3-7-9」。书字的笔画很浅,像是仓促间写下的,而且下方有明显的擦拭痕迹,隐约能看到「通道」两个字的残笔。
「这应该是地下实验室秘密通道的密码,或者是通道内某个关键区域的编号。」林砚用侧光照射页面,数字的轮廓变得更加清晰,「张诚应该是预感到了危险,知道自己可能会被灭口,所以在最后时刻留下了这个线索。他没有直接写下‘秘密通道’,而是用数字代替,就是为了防止凶手发现后销毁。」
办公桌的右侧有一个小型保险柜,柜门已经被打开,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几沓现金、一本存折和一些贵重物品,没有任何被翻动或盗窃的痕迹。「保险柜是用钥匙打开的,没有撬动痕迹。」老周检查后汇报,「钥匙就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凶手应该是用钥匙打开了保险柜,但没有拿走任何财物,目标很明确。」
据疗养院的工作人员回忆,张诚平时随身携带一本黑色皮质笔记本,从不轻易示人,开会或巡查时都会带在身上,但现场并没有找到这本笔记本。「那本笔记本里肯定记录着关键信息。」江澈分析道,「大概率是地下实验室的实验数据、基因药物的黑市交易对接人信息,甚至是顾维安余党的联络方式和藏身地点。凶手的核心目标不是杀人,而是夺取这本笔记本,同时销毁所有证据,所以才会伪造自杀现场。」
痕检人员在保险柜内侧的金属壁上,发现了一枚残缺的指纹。指纹只有半个指节,纹路模糊,但能看出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这枚指纹不属于张诚。」指纹鉴定人员将张诚的指纹样本输入系统比对后说道,「指纹的磨损程度很严重,应该是凶手长期佩戴手套,偶尔摘下时留下的,而且指纹的汗孔分布和纹路特征显示,凶手是男性,年龄在30-40岁之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深渊缉凶请大家收藏:(m.20xs.org)深渊缉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