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明被捕的审讯记录刚传回临时指挥室,技术组在整理仁心医院隐秘实验室的病历档案时,一份标注“特殊随访”的记录引起了注意。档案主人名叫苏晴,女,31岁,五年前因“突发急性肝衰竭”在仁心医院接受治疗,病历显示其最终“因医疗事故抢救无效死亡”,与五年前那起被篡改的医疗事故记录完全吻合。但服务器数据的“实验体随访名单”中,苏晴的编号S-47赫然在列,标注状态为“存活,稳定,定期监测”。
“五年前的医疗事故根本不是意外,而是实验体出现严重副作用后的伪装处理。”林砚盯着两份相互矛盾的记录,眼神锐利,“苏晴没有死,她是Y-327早期实验的幸存者,也是陈景明口中‘最成功的初步样本’——陈景明一直通过‘随访’名义,秘密监控她的身体状态和基因变化。”
技术组立刻展开追踪,通过档案中预留的亲属联系方式和户籍信息,发现苏晴的父母在五年前她“死亡”后不久便搬离原籍,下落不明。但通过通讯运营商的历史数据回溯,发现苏晴的一个旧手机号在三年前曾有过短暂开机记录,信号源来自邻省的一个偏远小镇——青石镇。
“青石镇地处山区,交通闭塞,人口流动性小,是隐藏身份的理想地点。”江澈刚结束对陈景明的初步审讯,立刻主动请缨,“陈景明嘴硬,拒不交代苏晴的下落和‘夜莺’的线索,找到苏晴,或许能拿到突破陈景明心理防线的关键证据,还能获取Y-327长期副作用的第一手数据。”
林砚点头同意:“苏晴作为早期实验幸存者,体内的基因序列和药物残留,可能藏着Y-327的破解关键,也可能知道五年前医疗事故的真相。你带队前往青石镇,务必找到她,同时注意保护她的安全——顾维安的余党如果知道她还活着,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灭口。”
驱车六小时后,江澈带领侦查小组抵达青石镇。小镇依山而建,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家家户户的院墙爬满青苔,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草木气息。他们没有贸然公开身份,而是以“调查人口失踪案”为由,向镇政府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苏晴?这个名字有点耳熟。”镇民政办的老张翻着户籍登记册,“三年前确实有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女儿搬来,登记的名字是‘苏梅’,丈夫叫‘李建国’,说是来山里养病的,住在镇东头的老王家民宿。那姑娘身体不太好,很少出门,平时就待在房间里看书、养花。”
江澈立刻带人前往镇东头的民宿。民宿老板老王是个淳朴的老人,得知来意后,脸上露出犹豫:“你们找苏梅?她确实在这里住了三年,人很文静,就是身子弱,经常要吃药。但半个月前,她突然说要搬走,跟她父母一起去南方投奔亲戚了,走得挺匆忙的。”
“她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或者跟你说过要去哪里?”江澈追问。
老王摇摇头:“没留下啥贵重东西,就扔了一些旧书和花盆。她平时话不多,从没说过具体的亲戚地址。不过……”他突然想起什么,“搬走前几天,有个陌生男人来打听她,穿得挺体面,但眼神阴沉沉的,看着不像好人。苏梅知道后,当天就跟我说要搬家。”
侦查小组立刻对苏晴曾经住过的房间进行勘查。房间收拾得很干净,墙角还残留着几盆枯萎的多肉植物,书桌上散落着几本医学相关的书籍,其中一本《基因编辑技术伦理研究》的扉页上,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他们还在找我,我必须活着揭露真相。”
“这说明苏晴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实验的真相,一直在暗中调查,同时躲避追杀。”江澈拿起那本书,书页间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五年前的苏晴和另外两名年轻男女,背景是仁心医院的基因检测中心。“这两个人可能也是当年的实验体,我们需要确认他们的身份。”
技术人员对房间进行全面搜查,在床垫的夹层中发现了一个隐藏的U盘。U盘加密等级不高,很快被破解,里面存储着苏晴的私人日记和一份详细的身体监测记录。日记中,她记录了五年前的遭遇:
“2019年7月15日,我因为持续低烧去仁心医院检查,陈景明院长亲自接诊,说我是罕见的基因缺陷,推荐我参加一个‘免费治疗公益项目’,我信了。”
“第一次注射药物后,身体出现剧烈反应,呕吐、头晕、全身无力,但陈景明说这是正常现象,让我坚持。”
“8月23日,同病房的两个病友突然消失了,护士说他们‘治疗无效出院’,但我在深夜听到护士议论,说他们‘实验失败,已经处理了’。”
“9月10日,我出现肝衰竭症状,意识模糊中,听到陈景明和一个男人说话,说我是‘最稳定的样本’,要‘伪装成医疗事故,秘密带走继续观察’。”
“父母为了保护我,伪造了我的死亡证明,带着我逃到了这里。但这些年,陈景明一直通过‘随访’监控我,我的身体越来越差,记忆力下降,偶尔还会出现幻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深渊缉凶请大家收藏:(m.20xs.org)深渊缉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